以色列國家安全局(又稱辛貝特)局長巴爾(Ronen Bar)在一場紀念殉職辛貝特成員的追悼會中宣布,將於6月15日離任,為他與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之間罕見而激烈的公開衝突劃下句點。六周前,納坦雅胡以不再信任為由,將巴爾解職,但因檢察總長與反對黨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相關決定暫時被擱置,這場風波也在以色列引發爭議。
綜合路透、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巴爾28日表示,他選擇在這個象徵著「追思、英勇與犧牲」的夜晚宣布辭職。他指出,所有未能阻止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行動的公職人員,都應當「在罹難者、傷者及人質面前低頭致歉,並以此自勉」。巴爾在向情報人員演說時宣布,他將於6月15日辭職。並希望最高法院最終仍能就此案作出判決,以維護未來國安機構的獨立性。
巴爾在由情報機構發布的聲明中寫道:「在服務35年之後,為了讓繼任安排與交接程序順利進行,我將於2025年6月15日結束我的職務。」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尚未對最新發展發表置評。
辛貝特負責反恐調查,如今捲入一場政治鬥爭,一邊是納坦雅胡領導的右翼政府,另一邊是憂心國家三權分立與民主制度運作的自由派之間的對立。
納坦雅胡曾在3月16日表示,他早已對巴爾失去信任,而在戰爭時期,國內安全機構領導人的可信度尤為關鍵。辛貝特的職責包括反恐與保護政府官員安全。納坦雅胡3月宣布解職巴爾的決定,引發以色列各地抗議。批評者認為,政府此舉是在侵蝕國家核心機構,危及以色列民主的基礎。
最高法院隨後暫時凍結政府對巴爾的解職行動。巴爾指控,納坦雅胡之所以要將他免職,是因為他拒絕執行總理的某些要求,包括監視以色列國內抗議者與干擾納坦雅胡的貪腐審判。納坦雅胡則反控巴爾撒謊。
巴爾在上周的宣誓書中指出,如果爆發憲政危機,納坦雅胡勢必要求他聽命於總理,而非法院。他還表示,納坦雅胡曾施壓,要他動用辛貝特監控反政府抗議的組織者與資助者。許多以色列人對此感到震驚,認為政府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動用情報機構對付本國人民。
這場爭議延續了過去兩年多來納坦雅胡支持者與安全、國防體系某些成員之間的對立,而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的突襲事件,更使雙方的敵對加劇。這場突襲是以色列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一天,也成為當時所有以色列高層的歷史包袱,巴爾亦不例外。納坦雅胡一向避免公開承擔責任,對哈瑪斯壯大至足以發動突襲的局勢,他鮮少承認錯誤,反而不時卸責給安全官員,例如巴爾,指控他們建議不當。
巴爾曾是以色列停火與人質釋放談判的主要協商代表之一。他早已表態,在原定任期(約剩18個月)結束前會主動辭職,以扛起未能防止哈瑪斯突襲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