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政策搞得暈頭轉向的美國汽車業,可能迎來轉機。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證實了28日的一則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與汽車製造商達成一項降低關稅的協議,此舉被視為川普貿易政策的又一次髮夾彎。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新的關稅政策將重新調整汽車關稅結構,目前進口車將徵收25%的關稅,而鋼鐵、鋁材這些汽車原材料也徵收25%關稅這雙重壓力將出現調整,讓汽車產業鬆了一口氣。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盧特尼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協議不僅是對總統貿易策略的肯定,更將為承諾在美國投資及擴大製造的企業提供新的成長平台。不過,目前尚未公布與汽車業者協議的具體內容。白宮官員透露,川普預計將於29日正式簽署協議,並前往密西根州慶祝其就職百日。
川普上任以來,汽車製造商、經銷商與消費者一直備受關稅壓力困擾。專家指出,25%的關稅可能使每輛車的成本增加數千美元,影響汽車市場供應,使用進口零件的美國本土車型也會受到波及。關稅將導致汽車價格上升,衝擊整體消費市場。
汽車產業一直在遊說政府減免關稅,主張進口稅不僅會損害消費者利益,也將擾亂供應鏈。通用汽車執行長博拉(Mary Barra)28日表示,感謝總統對美國汽車業的支持,認為政策改變為產業創造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此政策變動也迅速反映在市場上。亞洲汽車製造商股價普遍上漲,其中豐田漲幅達3.6%,本田和日產也分別上漲1%與2.3%;韓國的現代與起亞亦分別上揚1.2%與2%。
上週,美國與國際汽車製造商聯盟致函白宮,呼籲對汽車零件關稅給予豁免,指出新關稅將擾亂全球供應鏈,引發價格上漲與失業潮。許多供應商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變化,恐導致停產與破產。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政府將為部分進口零件的關稅進行豁免,第一年豁免最高可達新車價值的3.75%,但將於兩年內逐步取消。川普本人也曾表示,願意給予部分汽車商豁免,為其在美國設廠爭取時間。
儘管目前的政策轉向為汽車產業帶來希望,但川普歷來對關稅政策的反覆立場,仍讓業界保持審慎觀望。未來政策的走向將持續成為業界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