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大陸外送平台間的第二輪周末補貼大戰火熱展開。美團、淘寶閃購等平台祭出「滿減」、「免單卡」、「0元購」(人民幣,下同)等重磅優惠,成功激起消費者搶單熱潮,不少人一天內接連下單,甚至出現有人因為每日飲用多杯高糖奶茶而進醫院。這亂象連官方都受不了,今天(18日)大陸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美團、京東、餓了麼平台,要求規範經營行為。
據重慶廣電第一眼報導,浙江的時先生因貪杯,每天靠外送活動「0元購」奶茶高達四至五杯,導致體內糖分與尿酸飆升,最終引發高血壓、高血脂與痛風,不得不住院治療。時先生受訪時坦言,優惠太誘人,「不買就覺得虧」,結果「喝到進了醫院」。
這一事件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目前,男子每天喝5杯奶茶進醫院話題閱讀量已突破2869萬,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自嘲:「這波商戰打得,受害者是每個管不住嘴的人」「果然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美團與淘寶閃購於上周末分別宣布延續周末補貼計畫。美團主打咖啡茶飲通用券,儘管需自取,但因折扣大受歡迎;淘寶閃購則發放高達188元外送紅包,並設有隨機「免單卡」,鼓勵高頻下單。該活動是阿里打造「超級星期六」計畫的一部分,預計未來100天,每逢周六都將推類似補貼。
根據新浪科技報導,淘寶閃購與餓了麼聯合宣布,7月14日單日訂單突破8000萬筆,創下新高(不含自取與免單)。用戶日活量更在原本2億的基礎上,單週淨增15%。
據美團公開數據,7月12日單日訂單達1.5億筆,其中「拼好飯」佔3500萬單,「神槍手」佔5000萬單。京東外送雖未公布詳細數據,但截至6月底,其日均訂單量也已達2500萬單。整個即時零售市場自年初起,從1億單/日飆升至2.5億單/日。
然而,市場熱度與實際消費價值並不對等。美團核心本地生活業務負責人王莆中接受《晚點LatePost》專訪時直言:「絕大部分是泡沫。」他表示,這些訂單多來自高補貼刺激,而非真實需求,例如「1元12瓶水」、「0元奶茶」、「16元減16元」,客單價低得驚人。他坦言:「訂單數不等於有價值的GMV(成交總額)」。
有網友發現,活動高峰期間有大量免單奶茶未被取走。例如某連鎖飲品店在當晚8點半後,超過200杯奶茶被倒掉,店員疲憊不堪,浪費嚴重。這一情況再次引發外界質疑:「補貼帶來的是虛假需求與資源浪費?」
補貼戰雖帶來流量與訂單成長,但對不少餐飲品牌而言卻是「甜蜜的負擔」。南城香創辦人表示,品牌總營收一度成長30%~35%,但由於單價被補貼壓低,「價格心智被打破後,後續難以恢復」,憂心未來恐難再支撐堂食正常運營。
面對當前「非理性競爭」趨勢,據新華社報導,今天大陸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美團、京東、餓了麼等主要平台,要求規範經營行為、保障外送員權益,維護公平市場秩序。
根據高盛分析師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三大平台(美團、阿里、京東)在外送業務的總投入高達250億元。預測未來12個月內,阿里將在外送上虧損410億元、京東虧損260億元、美團EBIT減少250億元。
面對這場「燒錢也無贏家」的戰爭,有業內人士將其比作「一戰」,直言:「打殘了歐洲,結果是美國崛起。最悲劇的結局,就是在場的沒有一個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