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故宮100周年院慶,不過去年南北院參觀人次合計僅287萬1707人次,不但未達原先預期的350萬人次,且不到極盛時期2016年的614萬人次,主因都是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不來。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30日)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即使在甫落幕的《大美不言》加持下,去年故宮南北院參觀人次合計僅287萬1707人,未達預期的350萬人次。她指出,不可否認故宮的盛況和台灣觀光的榮枯有密切關連,2016年故宮創下最高造訪人次614萬,之後受陸客銳減衝擊而使參觀人數大幅減少。再以2015年為例,北院參觀529萬1797人,其中外籍遊客420萬5894人就占了79.47%;對比2024年187萬4994人、其中外籍僅93萬5601人。
柯志恩表示,去年故宮外籍旅客最多是韓國31萬、超越日本30萬。觀光署的調查也顯示,韓國旅客來台人數在疫後明顯增加,2023年韓國旅客日均消費金額為212美元,超越日本位居第一。韓國成為最具潛力的觀光市場,故宮的網頁已有韓文,也有一些韓語影片,但正館只有1名韓語導覽志工,定時導覽也只有中文和英語。建議故宮可以對韓語遊客更友善。
柯志恩也提及,故宮即將迎接100周年院慶,6月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將首度來台展出雷諾瓦、梵谷等畫作,希望能帶動參觀人潮,但世界名畫不能代表擁有近70萬件收藏的故宮。相較90周年慶,2015年故宮推出多項精彩特展,展現深厚的館藏與策展實力,如「神筆丹青:郎世寧來華300年特展」、「天保九如:90年來新增文物選粹」、「范寬《溪山行旅圖》特展」、兩岸故宮合作展覽等活動,創下529萬多參觀人次。她也期許故宮推出更具代表性的特展,以彰顯故宮的百年風華,畢竟100年院慶是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