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日在白宮公布2026財政年度預算草案,此為他重返白宮後首度提出的完整預算計劃,反映出他對聯邦機構與財政政策的全面整頓方向。該草案大幅削減教育、住房、醫療研究及其他非國防支出,總削減金額高達1630億美元,創下近年來新高。同時,國防與國土安全預算顯著提高,其中國防預算突破一兆美元創歷史新高,展現川普政府的施政重點。
根據路透與美聯社報導,預算案將非國防類自由裁量支出削減約23%,降至2017年以來最低水平。尤其針對教育部、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國家衛生院(NIH)、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等多個部門進行大幅縮編。其中,教育部預算被砍約120億美元,削減幅度達15%;NIH與CDC的經費被砍超過40%,引發醫學界憂慮將對疾病研究與公共衛生防疫造成長遠衝擊。
稅收系統方面,國稅局(IRS)也遭刪減24.9億美元預算。川普政府稱此舉為「終止政府武器化」,指責前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強化稅務執法是針對特定政治對手。不過,財政專家與非黨派機構警告,這將可能降低政府徵收效率,進而擴大聯邦財政赤字。
在外交與國際援助方面同樣遭到大幅刪減。國務院及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合併後的總預算將減少至960億美元,刪減幅度高達84%,顯示川普政府進一步收縮美國對外援助與外交參與。
與此同時,國防部與國土安全部的支出顯著提升。國防部預算將增加13%,達到歷史新高的1兆美元;國土安全部則預算暴增至1070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近65%。川普政府表示,這筆經費將用於強化邊境安全,包括聘用更多海關與邊境巡邏人員、部署高科技監控裝置及擴大非法移民遞解行動,預算案中更額外撥出5億美元加強邊境基礎建設,以及7.66億美元採購邊境安全科技設備。
預算案一經公布,立即引發兩黨爭議。民主黨強烈批評此預算是對基層與中產階級的打擊。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華盛頓州民主黨籍參議員莫瑞(Patty Murray)直言,這份預算將社會支持資源抽離勞工階層,卻大舉為如川普這樣的億萬富翁減稅;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表示,川普的「平民主義」偽裝已徹底崩解,稱此預算是「對努力工作的美國人發動全面攻擊」。
共和黨內部對預算案也並非全然一致。參議員科林斯(Susan Collins)表示,預算案送交國會過晚,缺乏細項內容,她對國防預算增幅太少與低收入族群援助被刪持保留態度。部分共和黨人則希望藉此預算作為立法基礎,推進川普稅改法案,並擬於7月4日前以黨派票數優勢強行闖關,避開參議院冗長程序。
雖然總統的預算草案通常在國會會被大幅修改,但川普在共和黨內部的影響力,使得這份預算極有可能輕鬆過關。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此舉意在打造「政府瘦身」形象,但實際上卻伴隨對國防與執法系統的擴張,可能進一步加深美國社會對於財政正義與公共資源分配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