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國安顧問瓦爾茲(Michael Waltz)日前遭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解職。《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其實在Signal事件曝光前,瓦爾茲的地位就已岌岌可危,白宮內部有人早已警告他可能是第一批被撤換的高級顧問之一。此後,他又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與川普會晤前,與納坦雅胡密集討論對伊朗的軍事選項,進一步惹怒川普。報導指出,這次人事調整不僅撤換了一位主張軍事干預的顧問,也使得國安會的影響力再度被削弱。
報導稱,川普決定撤換國安顧問瓦爾茲,主要是出於對這位前綠扁帽軍官日積月累的失望。在橢圓形辦公室內,瓦爾茲被視為比總統本人更急於動用軍事力量。儘管3月的Signal群組洩密事件成為壓垮瓦爾茲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據高層官員與川普顧問透露,早在新政府初期,瓦爾茲便已與其他高層官員在是否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等議題上出現爭執。
此事使白宮高層內部對於傳統國安會是否仍有必要產生質疑,許多人傾向讓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暫兼此職,並持續維持「看守性質」相當長一段時間。這項決定將削弱一個長期以來在塑造現代總統外交政策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機構,也進一步邊緣化白宮內一位長期主張軍事干預的關鍵人物。
據一位白宮高層官員、一位川普顧問與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瓦爾茲的問題是逐步累積的,而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也愈發認為他不適合在總統身邊任職。
兩名消息人士表示,瓦爾茲還曾在納坦雅胡2月初造訪白宮時惹怒川普。當時瓦爾茲似乎贊同納坦雅胡的看法,認為對伊朗發動攻擊的時機已成熟。
《華郵》報導,這兩名人士指出,在與川普會面前,瓦爾茲與納坦雅胡曾密集協調對伊朗的軍事選項。其中一人說:「瓦爾茲想將美國政策帶往川普不願意接受的方向,因為美國當時尚未嘗試外交解決方案。」他說:「這件事最後傳到川普耳中,他對此相當惱怒。」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3日發布聲明,證實納坦雅胡確曾在與川普會晤前與瓦爾茲見過面,但否認與瓦爾茲有「密切聯繫」。瓦爾茲發言人未對置評請求作出回應。威爾斯則表示:「我與麥可認識多年,對他非常敬重。」
白宮通訊主任張振熙(Steven Cheung)表示:「總統制定方針,政府團隊必須落實這些政策。也正因如此,他的百日施政成績是史上最成功的。」
有部分政府官員認為,瓦爾茲試圖偏向軍事干預,並與以色列人合作無間。一位川普顧問表示:「如果貝克(Jim Baker,老布希時期的國務卿)當年暗中與沙烏地做交易來破壞老布希的外交政策,他也會被開除,」他說:「你不能那樣做。你效忠的應是你國家的總統,而不是另一國總統。」
雖然盧比奧與瓦爾茲同屬共和黨內的傳統派,但官員指出,盧比奧更願意拋棄舊觀點,轉而成為川普有力的發言人。這也表現在對俄烏戰爭的立場上,盧比奧曾警告雙方,美方隨時可能會退出和平談判,後果對基輔尤為不利。
《華郵》報導,兩名白宮高層官員透露,就在瓦爾茲被撤換之際,政府內部其他重量級人物,包括副總統范斯(JD Vance),也曾試圖為他緩頰。范斯3月曾帶瓦爾茲前往格陵蘭。其中一位官員表示,這趟行程的安排部分是為了在《大西洋月刊》報導Signal醜聞後,對這位捲入爭議的國安顧問表示支持。
據其中一位官員表示,范斯在外交政策上比瓦爾茲更謹慎,還曾試圖把瓦爾茲介紹給一些更傾向范斯路線的人士。
但最終,威爾斯與白宮其他高層人員認為,瓦爾茲不適合留在西翼,尤其不適合與川普共事。此外,部分官員也質疑,川普是否真有必要設立傳統型國安會。他們表示,現階段的目標是服務川普個人,而非作為一個制度化的白宮單位。他們認為,一個由中高階政策專家組成的國安會,對一位深信自己是最佳顧問、對世界事務的傳統看法抱持懷疑態度的總統而言,恐怕已不再必要。
在外交政策及整體執政風格上,川普已明顯傾向任命忠於「讓美國再次偉大」理念的信徒來接替第一任期時的傳統派人選。這次人事調整再次體現這種轉變,不僅撤換了一名觀點偏向傳統的顧問,也讓國安會影響力進一步式微。
專家指出,由於同時兼任國務卿與國安顧問,盧比奧恐怕難以建立一個完整機構。在正常情況下,國安會會由來自各政府部門的資深專家組成,專責制定戰略。而如今,他們的工作重心將轉向貫徹川普個人意志。
報導引述一位白宮高層官員的話指出,川普是在1日親自做出最終決定,撤換瓦爾茲。「當然,大家都會提出意見。」該官員說,「但遇到這類決策時,『最終拍板的是他自己』。」但這位官員淡化了政策分歧在此次人事調動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