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兩波轟炸加薩納賽爾醫院 至少20死 再有5名記者喪生

以色列對加薩南部大城尤汗尼斯的胡賽爾醫院轟炸,造成20死,其中含5記者,圖為遇難的記者從左至右分別是《路透》攝影記者馬里斯、半島電視台記者薩拉馬、《美聯社》記者阿布達加、自由記者阿布塔哈。圖/取自 Gaza Notifications X
以色列對加薩南部大城尤汗尼斯的胡賽爾醫院轟炸,造成20死,其中含5記者,圖為遇難的記者從左至右分別是《路透》攝影記者馬里斯、半島電視台記者薩拉馬、《美聯社》記者阿布達加、自由記者阿布塔哈。圖/取自 Gaza Notifications X

當地時間25日清晨,加薩地帶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最大的納賽爾醫院(Nasser Hospital)遭以色列軍方連續兩次空襲。據巴勒斯坦衛生官員表示,至少20人喪生,其中包含5名記者,多名醫護與救援人員也在第二次轟炸中遇難。

醫院遇兩波空襲 國際媒體蒙難

目擊者與院方證實,第一次空襲擊中醫院樓層上方,隨後救護人員與記者趕赴現場支援,不料以軍再次發動攻擊,造成更多死傷。巴勒斯坦民防部門亦有成員在此次行動中殉職。

遇難的記者身份已陸續確認,其中包括在醫院頂樓設置的直播站遇襲身亡的《路透》攝影記者哈珊.馬斯里(Hussam al-Masri);長期報導戰區飢荒及孩童營養不良的《美聯社》自由撰稿人瑪麗安.阿布.達加(Mariam Abu Dagga);半島電視台記者穆罕默德.薩拉馬(Mohammed Salama);自由記者穆阿茲.阿布·塔哈(Moaz Abu Taha);以及加薩本地媒體記者艾哈邁德.阿布.阿齊茲(Ahmed Abu Aziz)等人。

此外,受傷的記者有《路透》攝影師哈特姆.哈立德(Hatem Khaled),目前仍等待醫療救治。

根據現場報導,第一次空襲瞬間切斷了《路透》正在醫院上方架設的全球直播訊號。該訊號已持續數週,透過衛星連線向全球媒體提供即時影像,成為外界了解加薩戰況的少數管道。

以色列軍方承認襲擊 下令調查

以色列國防軍(IDF)稍後承認轟炸了納賽爾醫院所在區域,並表示參謀總長已下令展開調查。軍方聲明強調:「以色列國防軍不會以記者為攻擊目標,對無辜人士受到傷害感到遺憾,並在確保士兵安全的前提下,盡力降低附帶損害。」

然而,這並未平息外界批評。巴勒斯坦記者工會(Palestinian Journalists Syndicate)嚴厲譴責此舉,形容這是「對自由媒體的公開戰爭,目的在於恐嚇記者,阻止他們揭露以色列的罪行」。

國際媒體反應

《路透》發言人表示:「我們對馬斯里的遇難感到震驚與悲痛,阿布.塔哈同樣在襲擊中喪生,而受傷的哈立德,我們正緊急尋求更多訊息,並要求加薩與以色列方面協助提供即刻的醫療援助。」

美聯社也發布聲明,稱對阿布.達加等記者遇難「震驚且悲痛」。聲明指出,阿布.達加長期駐守納賽爾醫院,近日才完成對飢餓與營養不良兒童的專題報導。

美聯社發表聲明,對記者阿布.達加的喪生震驚難過,她是個人道主義者,常報導飢荒及難民兒童的營養不良。圖/取自 Youmna ElSayed X

美聯社發表聲明,對記者阿布.達加的喪生震驚難過,她是個人道主義者,常報導飢荒及難民兒童的營養不良。圖/取自 Youmna ElSayed X

半島電視台方面亦譴責以軍襲擊,強調薩拉馬只是履行新聞專業責任,卻慘遭殺害。

240多名記者已在衝突中喪生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根據巴勒斯坦記者工會統計,已有超過240名新聞工作者在以軍攻擊中喪生,納賽爾醫院的襲擊只是最新一例。

路透攝影記者遇難,背包及攝影器材散落樓梯間。圖/取自NABA X

路透攝影記者遇難,背包及攝影器材散落樓梯間。圖/取自NABA X

兩週前,以軍亦在一次空襲中擊殺半島電視台資深記者阿納斯.謝里夫(Anas Al-Sharif)與另外四名記者。當時以色列曾公開承認是針對謝里夫,並指控其與哈瑪斯(Hamas)有聯繫,但半島電視台否認。

這一系列事件凸顯加薩新聞工作者的高風險處境。由於以色列自戰爭爆發以來禁止外國記者進入加薩,國際媒體報導幾乎完全依賴當地巴勒斯坦記者。他們長年為路透、美聯社、法新社與各大廣播公司提供第一手新聞,如今卻成為傷亡比例最高的專業群體之一。

在馬斯里的遺體被送往殯禮隊伍時,現場數百人高喊口號,哀悼同袍的殉職。家屬與同事悲痛表示,馬斯里「用鏡頭記錄戰爭真相,最終卻倒在真相的現場」。

被炸死的記者以白布覆蓋,現場群情悲憤。圖/取自shameen suleman X

被炸死的記者以白布覆蓋,現場群情悲憤。圖/取自shameen suleman X

分析人士指出,納賽爾醫院襲擊將進一步加劇國際社會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批評,尤其是在新聞自由與人道保障的角度。醫院與記者均享有《日內瓦公約》下的保護,但在加薩戰火中,這些界線屢次被突破。

至今,以色列尚未公布任何具體調查結果,外界關注此次事件是否成為國際社會重新檢視以色列軍事行動合法性的關鍵轉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