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獨家:川普關稅政策暗助馬斯克星鏈計畫擴張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貿易政策有助於馬斯克的星鏈計畫的擴展。圖/取自馬斯克X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貿易政策有助於馬斯克的星鏈計畫的擴展。圖/取自馬斯克X

在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世界各國進行關稅戰的同時,馬斯克(Elon Musk)擁有的SpaceX公司旗下「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計,畫正迅速在全球擴張,並被質疑與美國對外貿易談判掛鉤。《華盛頓郵報》取得美國國務院內部文件顯示,華府在推動貿易談判過程中,似乎也在默默協助星鏈打開國際市場,尤其是在面對美國徵收高關稅的國家中,這種情況更明顯。

《華盛頓郵報》7日報導,川普總統宣布對非洲小國賴索托的產品徵收50%關稅後不到兩週,該國便與星鏈代表舉行會議,並發出該國首張長達十年的衛星網路服務特許。報導指出,在此之前,星鏈曾試圖進入賴索托市場未果,顯示關稅施壓可能在無形中催化星鏈在當地落地。

根據《華盛頓郵報》掌握的國務院備忘錄指出,賴索托政府希望對星鏈的開放能被視為對美國企業釋出的友善訊號。這並非個案,報導顯示,印度、索馬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孟加拉、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國也已給予星鏈不同程度的營運許可。儘管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顯示,這些批准是作為與美方降低關稅的交換條件,但在實際操作中,星鏈的推動常常與貿易談判緊密同步進行。

除了國務院,駐外使館也被發現積極協助推銷星鏈服務。部分外交電報顯示,美方人員在與外國高層會晤時直接提及星鏈,甚至在柬埔寨與西非的馬利等國外交往來中,星鏈成為雙方談判的話題之一。例如,在川普宣布對柬埔寨商品課徵49%關稅兩天後,美國商會代表就建議該國政府加快星鏈許可,以作為修補與美方關係的手段。

面對外界質疑,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強調,政府不會容忍任何利益衝突,並強調推動美國企業國際成功完全出於為美國人民謀求最大利益的初衷。同樣地,華府科技政策智庫的專家施瓦茨特勞伯(Evan Swarztrauber)指出,若非因為馬斯克是SpaceX的執行長,人們對於美國政府協助本國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觀感也不會如此敏感。他補充說:「我們希望美國衛星公司在國外表現良好,尤其是當我們的主要競爭是中國。美國在太空中領先,我們應該加倍努力讓其他國家批准我們的公司。否則,將是中國公司從市場上受益。」

然而,觀察家如全球發展中心研究員摩爾(W. Gyude Moore)則認為,許多非洲國家在川普執政期間對星鏈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態度,可能與政治因素密切相關。他指出,對於非洲官員而言,分辨星鏈代表的是美國企業還是馬斯克個人利益,有時並不容易。尤其當這些國家同時面臨來自美國政府的政治與經濟壓力時,決策者往往會選擇妥協,以避免與華府關係惡化。

此外,美國駐外機構也承認,在推動低軌(LEO)衛星技術時,星鏈往往是首選項目之一。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前國務卿在任內簽署過文件,鼓勵駐外單位支持低軌技術的使用。儘管他強調不只推動星鏈一家,但在實務上,星鏈因其市佔率與技術領先性,成為各國首選也就不令人意外。

根據太空情報公司Quilty Space的預估,星鏈若能取得印度市場1%的寬頻市佔率,每年即可創造約10億美元的營收,拉丁美洲與非洲也具備相似潛力。這不僅對SpaceX本身具有重大經濟價值,也為美國在全球科技競賽中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優勢,尤其是在與中國的電信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

儘管沒有證據顯示星鏈被正式列為貿易談判籌碼,但其在多國快速取得營運許可的現象,以及美國政府在背後的積極推動,仍讓外界難以忽視其中潛藏的政治與經濟連動。隨著川普尋求重返白宮,星鏈的全球戰略布局是否會更緊密地與美國對外政策掛鉤,也將持續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