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警台北強震恐倒4千棟 李鴻源轟政府:高房價換危險醜陋城市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示警,若台北市發生6級以上地震,估4000棟建築倒塌。圖/記者黃楚甯攝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示警,若台北市發生6級以上地震,估4000棟建築倒塌。圖/記者黃楚甯攝

台灣位處地震帶上,1月21日嘉義就發生規模6.4地震,導致嘉南地區多處房屋倒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示警,台灣許多人住在非常危險的地方,若台北市發生6級以上地震,估4000棟建築倒塌,點名台北、新北和台南為是最危險地區,因很多居民都住在土壤液化潛勢區,批「政府讓民眾花高房價,卻住在危險醜陋的地方,這是一個大有為政府該幹的事情嗎?」

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4日出席青雁青年成長營演講時,指出過往推估萬一發生6級以上地震,台北市將有4千棟建築倒塌,尤其土壤液化潛勢區的問題,觀察後發現台北、新北、台南是最危險地區。認為台灣僅有3.6萬平方公里,但政府對土地了解不足,高速公路經過順向坡、核電廠蓋在斷層附近,很多居民都住在土壤液化潛勢區,「政府讓民眾花高房價,卻住在危險醜陋的地方,這是一個大有為政府該幹的事情嗎?」

事實上,李鴻源曾多次公開示警,因為雙北土壤液化嚴重,台北若發生6.2級地震,地震將擴大為7.3級,台北如果發生6級以上地震,粗估有4000棟建築倒塌;萬一是7.3,則是倒掉3.5萬棟。

李鴻源過去也指出,雙北有300萬人,正住在土壤液化潛勢區相當高的地方,只要「1個中級地震就會把台灣摧毀」,而現在全台灣半數以上人口都集中在桃園以北,希望政府應該慎重考慮「遷都」,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為了改善城市醜陋及危險的問題,李鴻源提及,他過去推動防災型都市更新,讓政府擔任最大開發商,賺得錢大部份能流入政府口袋,才有預算能解決問題;而推動都更需要土地,他建議政府用房子跟國防部換土地,以及跟民間合建,若手上同時有五大建案,「房價政府說了算」,但他當初推出此計畫卻被行政院阻攔。

「土壤液化潛勢區」小知識

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資料,土壤液化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此時一旦遇上一定強度的地震,就會產生類似沙粒浮在水中的現象,使土壤無力承載建築物重量,造成建築物下陷、傾斜。若民眾想了解自家所在區域是否可能出現土壤液化,可前往中央地質調查所的「 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網站,輸入門牌、路名或地標皆可查詢所在地狀況。

民眾只要在網站上方輸入關鍵字後,即可查詢所在地的土壤液化狀況,其中綠色(低潛勢區)為可能有輕微液化或沒有液化發生;黃色(中潛勢區)為地下深層可能液化,但地表沉陷不明顯;紅色(高潛勢區)為可能出現明顯液化表徵,如噴砂或顯著沉陷等。

若民眾居住在土壤液化區域上該怎麼辦?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价巨曾表示,土壤液化和坡地崩塌、土石流不一樣,可透過工程技術補強。台灣1970年代後的建築,在建築技術規則中都有針對土壤液化訂下工程設計規範。另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資料,即便房屋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只要建築物有2、3層地下室,或建築物基礎有打樁深入地下,基本上都沒有土壤液化災害的疑慮。

民眾只要在網站上方輸入關鍵字後,即可查詢所在地的土壤液化狀況。圖/取自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網站

民眾只要在網站上方輸入關鍵字後,即可查詢所在地的土壤液化狀況。圖/取自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網站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