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11日結束在瑞士的關稅談判,由於第一時間雙方都釋出正面訊息,美國三大期指、陸港股、亞洲主要股市12日一開盤指數都小幅上揚;與此同時,美元兌歐元、日圓和瑞士法郎等主要貨幣上漲,被視為對大陸市場情緒指標的澳幣和離岸人民幣也小幅上升。美東時間12日即將公布中美談判的聯合聲明,市場普遍認為不會有突破性進展,因此,中美股匯的漲幅有限。
中美瑞士談判10至11日舉行,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一天談判結束後,立刻在個人社群平台宣稱,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但美方代表在談判結束後的發言卻不如川普講的那麼樂觀,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只說,談判取得「實質進展」;而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只說,美中達成某種形式的「約定」,雙方分歧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但對於瑞士經濟部長帕姆蘭(Guy Parmelin)在談判前透露,美中雙方可能在談判期間,暫停加徵對方關稅一事,葛里爾則不願證實。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副總理何立峰也在中方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
上述消息一出,美國三大股指期貨都走升,那斯達克期指漲1.92%、標普期指漲1.36%、道瓊期指漲1.04%;美元指數期貨也漲0.27%。
12日一開盤,陸港股市也都上漲,上證指數漲0.53%、深圳指數漲1.21%、香港恒生指數漲0.9%;與此同時,包括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股市也都開高。
離岸人民幣12日盤中急升,美元對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跌逾200點,隨後跌幅收窄,上午10時左右報7.2238。
對於中美關稅談判後續發展,中信證券判斷,中美經貿談判實際進展是與雙方的經濟韌性和第三方國家選擇密切相關;從行業看,大陸電信設備、消費電子、服裝等行業因為國際市場佔有率高、美國進口依存度較高,有更大概率後續獲得美國的關稅豁免。
而川普近期對於關稅表態趨於緩和,則是因為他面臨的金融市場、通貨膨脹、中期選舉等「負向約束」逐漸逼近;短期來看,金融市場穩定或許對川普團隊產生約束,特別是美債和美股的走勢;中期來看,隨着美國第1季搶進口、囤積低價庫存的逐漸消耗,以及關稅4月生效帶來的通膨效應在2、3季將逐步顯現,庫存與通膨壓力將成為制約川普團隊的關鍵因素。
美國今年第1季GDP年減0.3%,遠低於去年第4季的2.4%,為2022年以來首見負成長。
雖然川普推說經濟衰退是前任總統拜登造成的,但據中信證券分析,明年舉行的國會中期選舉才是對川普的根本約束,從過去幾屆中期選舉的歷史來看,民調在一年之前(也就是總統新任期首年的11、12月)基本已經定型,選民對經濟的體感將逐漸「固化」,因此,到了今年第4季進入中期選舉準備期,國會對川普的制約或許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