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將介入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的調停後,兩國10日宣布停火,結束為期四天激烈的邊境衝突,11日邊境地區迎來數日以來首個和平夜晚。兩國官員表示將於12日接觸,討論下一步的停火行動。
根據路透報導,印度軍方表示,目前局勢大致穩定,儘管部分學校仍維持關閉,印度當局已於週一重開32座先前因衝突而暫停運作的機場,而巴基斯坦亦已於10日全面開放空域。
雙方軍方高層預計於12日舉行通話,討論停火後續安排與邊境穩定機制。對於此一外交進展,巴基斯坦表態歡迎美國協調停火,並支持川普提出的調停克什米爾爭端建議。但印度方面則未公開回應美方角色,並重申克什米爾屬於雙邊議題,不接受第三方介入。印度駐新加坡大使安伯爾(Shilpak Ambule)強調:「對我們來說,『調停』這個詞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是無效的。」
此次衝突起因於印度指控巴基斯坦策劃恐怖攻擊,導致26名印度遊客喪生,並於7日對巴基斯坦及其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動空襲,攻擊9處被稱為「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的目標。巴基斯坦方面否認相關指控,聲稱遭攻擊的地點為民用設施,並要求進行中立調查。雙方甚至動用無人機與飛彈互轟,造成數十名平民死傷,引發國際關注。
這場衝突對兩國經濟市場造成短期震盪。12日,隨著停火落實,巴基斯坦股市大漲8.5%,印度主要股指亦反彈約3%,挽回此前因戰爭風險而蒸發的830億美元市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於9日批准對巴基斯坦新一筆14億美元的氣候應對貸款,並通過其70億美元援助計畫的第一輪審查,為其經濟注入穩定力量。
印度國內政治也隨衝突有所起伏。國會主要反對黨國大黨一方面支持莫迪政府在國安議題上的立場,但同時呼籲召開特別國會會議,要求政府說明對美方介入克什米爾問題的立場。國大黨領袖派洛特(Sachin Pilot)表示:「政府應針對美國就克什米爾議題的發言給出明確立場,因為這是我們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雙邊問題。」
印巴雙方自1947年分治以來,長期因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爭議陷入對峙。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爾境內叛亂,並稱其提供武裝訓練;而巴基斯坦則堅稱僅提供道義與外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