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陸高考(台稱大學聯考)臨近,由AI大模型DeepSeek推出的「高考預測題」迅速走紅,成為「高考周邊」熱銷產品之一。然而,各界對其準確性、宣傳誇大、教育公平等問題也浮出水面。
據《北京晚報》報導,自4月下旬起,部分培訓機構在社交媒體與直播平台以「絕密押題」為噱頭熱推DeepSeek預測卷,售價從298元(人民幣,下同)至398元不等。一家機構直播間5月10日當日售出111套。另有博主將DeepSeek預測卷與歷年真題捆綁銷售,宣稱「命中率高」「高效提分」,吸引大量家長與考生搶購。
這套AI押題卷被商家描述為「基於大數據與算法生成的高考預測」,利用大模型的計算能力模擬命題邏輯,生成高相似度試題。有博主稱其解題思路「條理清晰」,甚至對比指出「勝過ChatGPT」。
儘管熱銷,但媒體與專家對這類產品多持保留態度。據《中國青年報》指出,押題卷所謂「命中」的標準極為模糊,有的僅因涉及相同知識點也被宣稱「押中」。有網友諷刺,「這樣說模擬考題年年押中幾十題」「智商稅罷了」。
此外,有博主利用DeepSeek知名度從事誇大宣傳,甚至售賣所謂「接入DeepSeek系統」的高價鍵盤、滑鼠等產品,並借助AI生成結果營造技術光環。
專家指出,AI模型可助學習,卻難以真正「押中」高考。北京教育學會教師卞亮表示:「高考命題重點在於考察思維能力與知識融合,過度依賴『命中』思維會干擾考生正常複習」。
高考預測卷熱潮也引來盜版橫行。據《財聯社》報導,有商販將購買來的押題卷掃描為電子版,再以數十元價格兜售,甚至還提供「包更新」服務。某電商店鋪銷售的「DeepSeek高考電子資料包」銷量已達114份。此外,一些社交平台出現「加群得資料」「私信送壓軸題」等,暗藏詐騙風險。
對於AI押題亂象與高價資料誤導,大陸專家建議加快建立AI教育工具審核制度,明確「押題」宣傳標準,嚴懲盜版與詐騙行為。同時呼籲家長與學生應理性對待AI與預測工具,回歸紮實學習與科學備考。
北京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專家表示:「AI輔助可以優化學習,但不應成為投機取巧的捷徑。唯有實力,方能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