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停火協議促成前 美情報早已掌握「青年運動」尋求退場

原本美軍中央司令部預估打擊葉門叛軍的行動可能持續近一年。圖為美軍中央司令部4月時持續攻擊「青年運動」據點。圖/翻攝自自U.S. Central Command @CENTCOM影片
原本美軍中央司令部預估打擊葉門叛軍的行動可能持續近一年。圖為美軍中央司令部4月時持續攻擊「青年運動」據點。圖/翻攝自自U.S. Central Command @CENTCOM影片

4位美國官員透露,在美國與葉門武裝組織「青年運動」(Houthis)出人意表地達成停火協議前幾天,美方情報顯示,該組織在歷經7周密集轟炸後,開始尋求退場之道。「青年運動」領導人自5月第一個週末起,透過美國在中東的盟國釋出接觸訊號。當時,外界普遍不認為該組織會接受美方要求;而根據美軍規劃,這場軍事行動原預估將持續至少8個月。

路透報導,一名匿名消息人士談及這些先前未曝光的內部討論說:「我們收到情報顯示,『青年運動』已經受夠了。」

路透訪問多位現任與前任美國官員、外交人士與專家,描繪出整體脈絡:原本美軍中央司令部(USCENTCOM)預估行動可能持續近一年,但在第52天、5月6日突然中止,讓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得以在前往中東前宣布「勝利」。

自2023年11月起,「青年運動」聲稱為聲援加薩的巴勒斯坦人,向紅海航道上的商船發射數百枚飛彈與無人機,並表示其攻擊目標為與以色列有關的船隻,持續行動已對紅海航運造成嚴重干擾。

據了解,伊朗在促使與其結盟的「青年運動」走向談判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德黑蘭方面正與華盛頓就核計劃展開談判,試圖藉此解除美方制裁並避免遭美國或以色列軍事打擊。

最終達成的停火協議凸顯川普政府對初步情報的迅速反應,促使「青年運動」宣布停止攻擊美國船艦。這項成果在3月時仍被多數專家視為短期內難以實現。一名以色列官員與一位熟悉談判過程的人士證實,川普採取非常規作法,繞過親密盟友以色列。該協議未涵蓋以色列,且以方事前並未獲知。

其實,感受到壓力的不只「青年運動」。美國方面同樣付出高昂代價,包括大量彈藥消耗,以及兩架軍機與多架無人機的折損。

在5月初獲得關鍵情報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於白宮召開多場會議,評估與伊朗支持的「青年運動」接觸的可行性。一名官員透露,川普的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透過阿曼居中斡旋,與該組織首席談判代表兼發言人阿卜杜勒薩拉姆(Mohammed Abdulsalam)展開間接對話。

另有一位官員指出,阿卜杜勒薩拉姆則與「青年運動」最高領袖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Abdul Malik al-Houthi)持續保持聯繫。

當天晚間,雙方達成一項初步架構協議。一位官員表示,到了6日,川普已準備好對外宣布停火,並聲稱「青年運動」已經投降。川普對記者說:「他們說:『請不要再轟炸我們了,我們也不會再攻擊你們的船艦。』」

針對路透的詢問,「青年運動」發言人阿卜杜勒薩拉姆表示,該組織始終透過阿曼進行溝通,停火是出於防禦立場。他說:「所以當他們停止侵略,我們也停止反擊。」他拒絕進一步評論。威特科夫的發言人則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美方官員與相關專家指出,雙方均有意達成協議。對「青年運動」而言,這是一個可以脫身的下台階,不僅可重整軍備,也能暫時緩解壓力,避免陷入長期戰略困境。

一名知情人士指出,華府在中東的盟友也希望脫身,避免被捲入。他說:「因為如果『青年運動』承受更大壓力,他們的反應將是對沙烏地阿拉伯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火,」

美方於3月15日展開軍事行動之初,「青年運動」領袖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仍在電視演說中強硬表態,聲稱只要美國繼續對其發動攻擊,就會持續鎖定美軍船艦。當時,美國已與這支以韌性著稱的武裝組織陷入一場高成本的消耗戰。美軍在52天內實施逾1,100次打擊,彈藥消耗甚鉅。赫格塞斯曾明言,除非對方停止攻擊美國船艦與無人機,否則轟炸行動不會停止。

部分分析人士質疑,美方的戰略是否真正有效。「青年運動」過去已承受沙烏地阿拉伯主導聯軍近十年的猛烈空襲,卻仍能重建戰力,足以對美軍與以色列構成威脅。

一名美國官員透露,轉捩點出現在4月17日,美軍當天空襲紅海沿岸、由「青年運動」控制的拉斯伊薩(Ras Isa)石油港,為迄今最致命的一次打擊。「青年運動」掌控的衛生部門稱,該次空襲造成74人喪生。五角大廈並未就個別行動的傷亡數發表評論。該官員指出:「那次攻擊削弱了他們的行動能力與財源,美方目的在於經濟圍堵」。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