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戰火下的外交博弈:普丁與澤倫斯基的伊斯坦堡棋局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俄烏戰爭自2022年爆發以來,持續撼動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5月初提出直接會談建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隨後於5月13日強硬回應,幾乎同步公開表達願意於5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直接對話的意願,並堅持僅與普丁親自對話,試圖為這場延宕三年的衝突尋找轉機。然而,這場看似和平的外交之舞,背後隱藏著雙方對美國新政府政策的試探與博弈。普丁寄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戰爭失去耐心,進而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澤倫斯基則試圖以停火姿態說服美國,維持對基輔的支持。本文將剖析這場外交博弈的動機、背景與潛在影響,探討兩位領袖如何在戰火與談判桌上角力。

普丁的戰略算計

普丁的談判姿態並非真心求和,而是延續其長期戰略。他認為,俄羅斯只要維持戰爭壓力,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與經濟援助終將動搖。2025年4月25日,普丁在莫斯科會見美國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顯示其試圖直接影響美國決策層。普丁預期,川普可能因國內壓力或對戰爭的厭倦,減少對烏克蘭的資金支持,從而讓俄羅斯在戰場上取得更大優勢。

普丁的策略建立在時間與耐力的博弈上。俄羅斯經濟雖因西方制裁承壓,但其能源出口與軍事動員能力仍支撐戰爭機器。普丁相信,只要拖延戰事,烏克蘭的資源將耗竭,而美國的內部政治分歧將削弱其對外承諾。伊斯坦堡會談對普丁而言,是一場展示「和平意願」的表演,旨在轉移國際壓力,同時試探美國新政府的底線。

然而,普丁的如意算盤並非毫無風險。俄羅斯內部經濟疲軟與軍隊士氣問題,可能限制其長期作戰能力。此外,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孤立仍在加劇,伊斯坦堡會談若無實質成果,可能進一步暴露普丁的虛張聲勢。

澤倫斯基的求存之道

相較於普丁的進攻姿態,澤倫斯基的外交策略更顯防守性。烏克蘭依賴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2024年美國對烏撥款超過750億美元,佔其國防預算的關鍵部分。川普上任後,對外援助的態度轉趨謹慎,澤倫斯基因此急於展示談判意願,以證明自己是「解決問題」的一方,而非戰爭的「麻煩製造者」。

澤倫斯基呼籲停火的背後,是對美國政治風向的敏銳觀察。川普曾在2025年5月12日表示,可能親赴伊斯坦堡參與會談,顯示其對俄烏問題的個人興趣。澤倫斯基試圖利用這一點,通過公開支持談判,塑造普丁為「不合作」的形象,從而鞏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然而,澤倫斯基也面臨國內壓力,強硬派擔心停火談判可能導致領土妥協,動搖其領導地位。

澤倫斯基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外交與戰場。烏克蘭軍隊在東部戰線承受巨大壓力,後勤補給與兵力不足問題日益嚴重。伊斯坦堡會談若能爭取到暫時停火或人道走廊,對烏克蘭而言是喘息的機會,但若談判破裂,澤倫斯基可能面臨更大的國際孤立與國內不滿。

美國的關鍵角色

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角色至關重要,其政策走向直接影響伊斯坦堡會談的成敗。川普上任後,其「美國優先」理念促使他重新審視對外援助的成本效益。2025年5月12日,川普在白宮表示,他正在考慮親自飛往土耳其,參與俄烏談判,顯示其希望通過高調外交獲得政治資本。然而,川普的態度也充滿變數,他同時強調美國不應無限期承擔烏克蘭的戰爭成本。

美國國內政治分歧進一步複雜化局勢。共和黨內的財政保守派主張削減對外援助,轉而聚焦國內議題,如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的改革。根據KFF健康追蹤民調,僅17%的美國成年人支持減少醫療補助資金,顯示公眾對福利計畫的高度支持。這使得川普在平衡國內外政策時,必須謹慎應對選民情緒。對烏克蘭的援助若被大幅削減,可能引發民主黨與國際盟友的強烈反彈。

對澤倫斯基而言,說服川普維持援助是當務之急。他試圖通過伊斯坦堡會談展示靈活性,證明烏克蘭願意與俄羅斯對話,從而換取美國的長期支持。然而,若川普最終選擇縮減援助,澤倫斯基的談判籌碼將大幅削弱。

國際舞台的連動效應

俄烏戰爭的影響遠超歐洲,牽動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格局。伊斯坦堡會談的進展,將影響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以及對烏克蘭的援助承諾。例如,歐盟與北約成員國密切關注會談結果,若談判失敗,可能促使其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以對抗俄羅斯的侵略。

同時,俄烏衝突的長期化對全球能源與糧食市場構成壓力。俄羅斯作為主要能源出口國,其地緣政治動作影響油氣價格波動;烏克蘭作為「歐洲糧倉」,戰爭導致其農產品出口受阻,加劇全球糧食危機。伊斯坦堡會談若能達成局部協議,例如開放黑海糧食通道,將有助緩解這些壓力。

此外,俄烏戰爭的動態也影響其他地區的權力平衡。例如,菲律賓2025年5月中期選舉顯示,杜特蒂(Duterte)家族與馬可仕(Marcos)家族的權力鬥爭加劇。杜特蒂家族在選舉中表現強勢,其盟友贏得多個參議院席位,顯示其政治影響力未因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Rodrigo Duterte)被國際刑事法院拘留而減弱。這場選舉的結果,間接反映全球政治的不確定性,與俄烏外交博弈的複雜背景相呼應。

普丁與澤倫斯基的伊斯坦堡會談,是俄烏戰爭進入新階段的縮影。普丁試圖以談判為幌子,拖延時間並削弱烏克蘭的國際支持;澤倫斯基則力求通過外交手段,鞏固美國與盟友的援助。兩位領袖的外交之舞,不僅關乎戰場上的勝負,更牽動全球地緣政治的未來走向。然而,談判的成功與否,取決於雙方的誠意以及美國的最終立場。在這場充滿算計的棋局中,和平的曙光仍顯渺茫,但伊斯坦堡會談無疑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俄烏衝突的窗口。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外交博弈都將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