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地緣角力持續升溫之際,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裴卓(Gustavo Petro)於5月14日正式宣布,該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在北京會見裴卓,並共同見證雙方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規畫文件,標誌哥中關係進入新階段。
此舉不僅讓哥倫比亞成為拉美第21個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也引發國際輿論關注,西方媒體形容為「美國後院再生變」,中國與拉美的戰略互動正逐步深入。
據新華社報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會晤中,習近平指出,中哥兩國建交45年來關係穩步發展,雙方應以哥倫比亞加入「一帶一路」為契機,推動務實合作提質升級。中方願進口更多哥倫比亞優質產品,並支持中國企業赴哥投資基礎設施、新能源、數位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
習近平也重申,中國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堅定維護者」,將與拉美夥伴攜手捍衛「全球南方」的共同利益與發展權益。
裴卓總統在會談中表示,哥中友誼歷史悠久,雙方應深化政治互信、經濟互補與人文交流。裴卓強調,「哥倫比亞希望以平等自由的姿態與世界接觸」,加入「一帶一路」象徵著對全球格局重塑的積極參與。
哥倫比亞總統府當日透過社交平台X發文指出,透過參與「一帶一路」,哥國將啟動「新一代工業項目」,強化港口與數位基礎建設,並努力成為南美與亞洲連結的戰略樞紐。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資料,2024年中哥貿易總額達1496.3億元人民幣,年增13.1%。哥倫比亞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第五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哥倫比亞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僅次於美國。
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國家與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已有20多國參與,涵蓋超過200項基建項目,創造逾百萬就業機會。哥倫比亞的加入無疑將強化中國與拉美在經貿、政治與戰略層面的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