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停火?陸學者示警:川普可能重啟戰火

左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為美國總統川普。圖/習近平取自中新網、川普取自白宮推特。
左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為美國總統川普。圖/習近平取自中新網、川普取自白宮推特。

中美貿易戰似乎有緩和的跡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近期在微信上發文指出,儘管中方在這場貿易戰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須保持警惕,因為中方未來依然面臨許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他預測,如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6月份成功應對美國國債問題,情勢可能會有所緩解,但後續若中方未能滿足他的要求,到了夏秋之際,川普很可能會重啟對中國的關稅戰。

根據法新社報導,美中貿易協議在90天內將暫時調整關稅,這項措施已於美東時間本月14日凌晨0時正式生效(台灣時間14日中午12時)。川普受訪時表示,與中國達成了一項「非常強大」的協議,將使中國市場對美國企業開放。

美中雙方在11日於日內瓦結束了貿易談判,達成共識:美方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調整至30%,而中方則將美國商品的關稅降低至10%。這一暫緩措施於14日正式實施。

當時在訪問波灣國家的川普於13日搭乘空軍一號時告訴福斯新聞記者,華府已經擬定了一項「強大」的貿易協議藍圖。川普強調「我們擁有非常有力的協議框架,最令人振奮的是,中國將對美國企業開放市場」。

川普補充道「我認為對美國和中國而言,最受期待的是我們正致力於讓中國市場開放」。

然而,儘管達成了協議,深層矛盾依然存在。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稅資料仍高於中國對美商品的稅率,其中一個原因是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芬太尼化學原料徵收的20%附加稅。

雖然美方表示在芬太尼問題上仍有合作機會,但中國外交部於13日警告美方「停止抹黑與推卸責任」。

對此,金燦榮指出,中美關稅戰的停火有三個原因,首先,中國面對美方不合理要求時,並未選擇妥協,而是堅決反擊。其次,川普政府在內部面臨經濟和政治的壓力。第三,美國在6月份有6兆美元的國債到期,這使得他需要穩住資本市場。

金燦榮續指,美國目前的國債多依賴借新還舊,單靠稅收無法解決國債問題。如果川普無法平穩渡過這一難關,將可能引發資本市場波動,進一步加大他的麻煩。因此,川普必須儘快暫停與中國的關稅戰,尤其是當前的狀況更需要這樣的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近期在微信上發文指出,儘管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須保持警惕。圖/取自金燦榮YT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近期在微信上發文指出,儘管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須保持警惕。圖/取自金燦榮YT

金燦榮回顧了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金燦榮提到,2018年2月,美方曾希望中國派遣高層代表團赴美進行經貿磋商,雙方談判進展良好。然而,3月卻因美國政府提出對中國的301調查報告,指控中方竊取智慧財產權和強制技術轉讓,宣稱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顛覆了之前的良好局面。儘管在5月雙方達成聯合宣告,暫停加徵關稅,10天後美國卻再次反悔,推進關稅計畫,使用各種藉口對中國施加壓力,導致貿易談判屢次失敗。

金燦榮提醒,不應該對此次談判過於樂觀,須吸取之前貿易戰的教訓;金燦榮分析,川普仍有兩張「王牌」未出,第一張是將中概股(中國概念股)逐出美國資本市場,第二張是對中國在美資產徵稅,因此中國必須做好準備應對。

金燦榮強調,今後的博弈,中方需保持戰略定力與清醒頭腦,並以長遠的視角和堅定的決心推進國內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穩固自身的發展基礎。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