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退場,火力發電逾8成,有媒體報導台灣西部空中、尤其是台中電廠出現「上方紅通通」煙霧異象。環境部今天(19日)澄清表示,5月10日至18日中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與細懸浮微粒濃度均無明顯增加及變動趨勢,且該時段中部地區相關大型汙染源並無異常排放情形。
有媒體在16日報導指出,台灣核電17日起正式走入歷史,但告別「不排碳」的能源之後,火力發電挑起8成電力重擔,空汙問題也跟著浮現。有民眾發現,外國氣象APP監測到,15日晚上台中火力電廠上空有濃濃的二氧化硫,出現「紅通通」的恐怖景象;同一時間,南部也飄散著「光化學煙霧」,吸多了有可能致命。
針對媒體報導網友指出5月15日國際網站顯示台中電廠上空「紅通通」煙霧異象,二氧化硫濃度直逼火山活動,引發對空氣品質惡化的疑慮。環境部說明,經調閱5月10日至18日中部空品區空氣品質監測站數據,二氧化硫(SO₂)、二氧化氮(NO₂)與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均無明顯增加及變動趨勢,且該時段SO₂及NO₂的AQI指標皆屬於良好等級、PM2.5的AQI指標介於良好至普通等級,環境上無明顯影響變化;此外,該時段中部地區相關大型汙染源也沒有異常排放情形。
環境部說明,經查媒體報導引用的數據圖示,是經氣象模式所預測的「二氧化硫總氣柱含量」模擬資料,代表整個大氣垂直方向累積的SO₂總量,並非實際地面監測濃度,民眾無須過度擔憂。
環境部指出,國際網站使用的數據來源是氣象模式預測,紅色區域代表「二氧化硫(SO₂)總氣柱含量」,單位是毫克每平方公尺(mg/m²),表示自地表至高空整個大氣柱中,每1平方公尺面積包含的SO₂總質量,與地面空氣品質監測站量測的「地面濃度」(單位是ppm)無法直接對應或比較。該網站所呈現的紅色圖示僅做為模式模擬結果的視覺化呈現,並不代表實際空氣品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