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20日出席「賴政府執政一周年研討會」時,對對賴清德執政周年表達失望、痛心外,提出三點建議:確保台灣安全;對過去台灣人民浴血抗日歷史別裝聾作啞;並立即停止鬥爭在野黨、停止「大罷免」。馬還引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美國已經質疑賴清德的執政能力。
由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以及馬英九基金會今天(520)上午共同舉辦「賴政府執政一週年研討會-兩岸關係如何突圍?」前總統馬英九出席進行開幕致詞。馬英九指出,當美國總統川普發動全球關稅戰,行政院長卻只會請國人「安心睡覺」;面對台灣產業受美方高額關稅影響,乃至台幣升值,又在經濟部毫不把關的情況下,任由台積電把公司搬到美國。這對民心的衝擊很大,而政府事先居然完全沒有評估後果,事後更無力應對。大家都在問:賴政府真的有在執政嗎?人民能安心睡覺嗎?
此外,賴清德就任後提出「新兩國論」,背離「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包括「境外敵對勢力」說、「脫中入北」論、嚴格限制兩岸交流、否定漢族人口等「去中國化」等。尤其,最近教育部長居然聲稱要禁止兩岸學生交流,這樣一個使台灣與大陸斷絕往來的荒誕政策,既違反憲法、又不符民情,除了傷害兩岸人民感情,又明顯造成兩岸關係更緊張。
根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近日刊登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的文章,標題是《川普應該約束台灣》。該文直指賴清德對大陸的政治措辭過於挑釁,容易造成台海風險,因此建議川普要「管一管」台灣,我國總統居然被美國學者數落說是需要管教的,這真是一大羞辱。
這兩位美國學者建議:若美國希望穩定臺海情勢,不能只是譴責北京當局打壓,更要對台灣不當政策設下紅線,才能遏制賴政府在台獨議題上,採取步步進逼的「切香腸戰術」。同時建議台灣應該重拾兩岸雙方「一中各表」的共識,向大陸換取交涉空間。
這篇文章顯示,美國已經開始懷疑賴政府的治國能力了,這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現象與警訊,不可輕忽。馬英九說,在這場中美關稅大戰,川普很快就跟大陸達成協議,可見連美國也認為不能與大陸長期脫鉤交惡。馬希望賴清德應當冷靜下來,停止「抗中」路線,不要讓台灣繼續深陷險境,而又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至於三點建議,首先:馬英九呼籲賴清德在美國與大陸之間保持適度平衡,依循《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恢復與大陸的各項往來。馬注意到最近賴清德在兩岸談話上有些調整,也釋出解決兩岸僵局的彈性與善意,希望賴能持續這樣的態度,如此將是兩岸人民之福。
其次,今年是我國對日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80週年,中央政府應該要有紀念與追思的活動。賴清德不能只有紀念歐戰勝利,不提中華民國,尤其是台灣人民浴血抗日的歷史,我國人民從1895年到1945年被日本高壓統治五十年的血淚歷史,賴清德難道就忘記了嗎?我們豈可裝聾作啞,這不是一位中華民國總統應該有的態度!
第三,面對國內外艱難局勢,賴清德應以國家、人民為念,與在野黨真誠合作,積極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用行動展示愛台灣的決心與誠意,而非只會利用政治鬥爭手段,打擊異己,鞏固執政者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