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賴神主政一年教育部成了黨教育部?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賴神當上總統一年以來,沒聽到任何有關「全民教育」的主張或作為,反倒是「黨教育」的氣氛非常濃厚,也實踐得相當積極,而且隨著執政黨修理在野黨的變本加厲,教育部配合得愈發密切,簡直變成了貫徹黨意的「黨教育部」。

就在賴上任才兩個月,教育部就將主管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予以「正名」為「台灣台語」考試, 完全不忌諱背後所隱含的大閩南沙文主義,將挑動族群敏感神經,違反《國家語言發展法》所揭示的語言平等原則。
 
為了正名「台灣台語」冒出「老風騷」怪詞
 
之所以冒出「台灣台語」這麼奇怪的稱呼,很可能是想切斷與大陸的連繫。「閩南」二字,明指著最多人使用的台灣本土語,淵源於大陸華南,似牴觸賴神強調的「兩岸互不隸屬」概念,因此便以民間俗稱「台語」已久為由,堂而皇之地給它官方化了。

教育部所屬閩南語字典網站也隨之改版為「台灣台語」字典網站,還新增三百個常用字,其中包括「死好」、「老風騷」等罵人的粗話,以及「整筊」(聚眾賭博)、「剪筊」與「跋歹筊」(出老千)等賭博專用語。不禁令人感嘆教育部「用心良苦」,為了與對岸區隔,不惜揀選令人尷尬的元素。

隨著賴政府持續修理反對勢力,教育部也配合無間。修正「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並且補助大專辦理轉型正義教育,每案最高補助新台幣30萬元。重點在讓「各級學校」、「一般公務人員」、「特定專業人員(如司法人員、軍人、警察、情報人員等)」與「社會大眾」,認識「民主轉型前的政府曾大規模且系統性侵害人權的緣由與過程」,這不就是洗腦民眾,看看國民黨以前幹了什麼壞事?

在挑釁中共、深化兩岸敵意方面,教育部也不落其他部會之後,宣布要「召集社會學科教師編撰教材,內容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等」,給學生「正確資訊」,這豈不等於利用國家教育資源,灌輸民進黨的意識形態?

最近教育部長以兩岸關係緊張為由表示,對於和中國交流,以現在來講不鼓勵,甚至是禁止、反對。在引起學界反彈後,又說承擔不起「反對跟中國學術交流」的帽子。假如教師言而無信,會被批評未以身作則,那麼教育首長言詞反覆,要怎麼管全國教育?
 
教育部唯民進黨黨意是從
 

蔡政府時期,民進黨完全執政,教育政策爭議也很多,但至少還沒有離譜到唯黨意是從的地步。如今賴政府是少數執政,教育部卻眼裡只有黨,不顧反對聲浪,一味蠻幹。
為了一黨的利益,賴政府不惜降低教育品質,阻擋兩岸交流。長此以往,不只整體競爭力有下滑之虞,對外發展的管道也將因鎖國而閉塞。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