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19日報導,衛星影像顯示,俄羅斯部隊近期在與芬蘭接壤地區大幅擴建軍事設施,強化對這個北約(NATO)新成員國邊境的部署。北約官員指出,這是一項長期軍力擴張計劃的初期階段。相關行動是在俄方宣布擴編軍隊並設立新部隊之後展開,作為對芬蘭與瑞典在莫斯科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選擇加入北約的回應。芬蘭國防官員憂心,一旦烏克蘭戰事趨緩,俄軍在兩國邊境的駐軍規模可能在5年內增加3倍。
據報導,一批經北約官員確認的衛星影像顯示,俄方在邊境地區搭建起整齊排列的新帳篷,並新建倉庫以存放軍用車輛;戰機掩體正在翻修,一座過去閒置、雜草叢生的直升機基地也正持續施工中。
目前,這些動作仍屬長期軍力擴張的初期階段。北約官員指出,與俄羅斯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前在邊境的大規模軍力集結相比,現階段的部署顯然規模有限。由於戰事仍在持續,俄軍目前在該地區的兵力部署不多,芬蘭政府也強調,眼下尚不構成實質威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芬蘭自兩年前加入北約後,與俄羅斯之間長達1,336公里的邊界,已成為北約與俄方接觸面最長的前線。軍事分析人士預測,該地區可能演變為下一個戰略熱點,尤其其中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極圈內,正逐漸成為各方競爭日益激烈的區域。
近期,美國與芬蘭部隊在該地區舉行了一場大規模北極軍演,假想敵即為俄羅斯。芬蘭國防官員預測,若烏克蘭戰爭的高強度階段告一段落,俄羅斯將重新部署數千名部隊至芬蘭邊境。芬蘭方面認為,俄軍可能在5年內建成足以構成威脅的兵力,預估未來駐紮在芬蘭對岸的俄軍人數將是目前的3倍。
根據《紐時》分析,從俄羅斯的立場看,強化邊境防衛是對抗北約擴張的必要措施。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科夫曼(Michael Kofman)指出:「俄軍已進行顯著擴編。戰爭結束後,地面部隊規模可能比2022年前還要龐大。從當前的軍區重整計畫來看,俄方顯然將優先強化面對北約的方向。」
北約方面也持相同觀點。一位北約高級官員表示,無論烏克蘭戰爭何時結束,俄羅斯都將持續將兵力向北部署。該官員指出,俄方視北極及其出入權為取得大國地位的關鍵。
報導指出,衛星影像顯示,俄軍直升機已重返摩爾曼斯克(Murmansk)附近一座基地,這是20年來首度現身。該基地位於北極圈內,距離芬蘭與挪威邊境約160公里。
在摩爾曼斯克南方的奧廖尼亞(Olenya)空軍基地,衛星影像顯示,軍機數量顯著增加。該基地部署有俄軍長程Tu-22戰略轟炸機。另據報導,約一年前,位於距芬蘭邊境不到56公里的俄羅斯卡緬卡(Kamenka)基地,突然出現超過130頂新帳篷。
進一步往南,在距離邊境約50公里的阿拉庫爾蒂(Alakurtti)小鎮,俄方新建了可容納數十輛軍用車輛的建築設施;類似的建設也出現在鄰近的卡累利阿共和國首府彼得羅扎沃茲克(Petrozavodsk)。此外,在距愛沙尼亞邊境約129公里處的另一座俄軍基地,近期也出現帳篷與軍備等新部署,顯示俄軍強化北方戰略的行動正逐步擴展。
面對這波擴張,芬蘭國防領導層依然保持一貫的冷靜。芬蘭國防部政策司司長庫塞拉(Janne Kuusela)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們鄰近地區的軍事力量擴張,預計將在烏克蘭戰事趨緩後出現。」至於何時會發生,他坦言難以預測,但也強調:「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