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球氣溫達「史上第2熱」氣象署籲減碳 網批:核電關了怎麼減

圖為示意圖。今年4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高出1.51度,為有史以來「第2熱」的4月,氣象署對此呼籲,需要更積極的減碳計畫、氣候行動減緩暖化趨勢。圖/取自華山文創園區臉書
圖為示意圖。今年4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高出1.51度,為有史以來「第2熱」的4月,氣象署對此呼籲,需要更積極的減碳計畫、氣候行動減緩暖化趨勢。圖/取自華山文創園區臉書

中央氣象署公布今年4月氣象回顧,指出今年4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高出1.51度,成為有史以來「第2熱」的4月。氣象署對此呼籲,需要更積極的減碳計畫、氣候行動減緩暖化趨勢。訊息曝光後,引發PTT網友們熱議,表示「核電關了怎麼減?」、「都火力全開去發電了」、「氣象署謀反啦」、「欠青鳥出征嗎」等語。

中央氣象署在臉書發文表示,根據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opernicusClimate Change Service)和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最新出爐的2025年4月全球氣候報告,今年4月成為有紀錄以來第2熱的4月,全球平均溫度比1991至2020的平均值高出0.6度,相較於工業化前(1850至1900年)則高出了1.51度。至於全球最熱的4月發生在去年,月均溫比1850年至1900年工業化前高出攝氏1.58度。

報告中指出,有紀錄以來10個最熱的4月全部出現在2010年之後,其中9個甚至都發生在2016年之後。氣象署表示,全球極端天氣頻傳,台灣鄰國也遭殃,泰國北部在4月創下42.3度的高溫;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初夏遭受不尋常的熱浪,部分地區溫度高達49度;同時歐洲部分地區,特別是德國,自2月以來因異常高溫和缺雨導致乾旱,萊茵河水位僅達平常一半,嚴重影響當地航運。

氣象署指出,台灣所在的東亞地區,同樣面臨極端天氣事件的威脅,包括日本4月溫度比平均值高出0.77度,而香港則經歷了自1947年以來第2乾的4月,降雨量僅為正常值的37%。對此,氣象署預估,今年恐成為有史以來5個最熱的年份之一。

氣象署提醒,今年4月氣溫明顯高於平均值,除了代表極端天氣將越來越常發生外,也顯示全球暖化趨勢明確。面對全球暖化與極端天氣,除了需更積極落實減碳計畫和氣候行動,以減緩全球暖化趨勢,各地方政府也該提升當地的氣候韌性,以及增強面對天然災害的調適能力。

針對氣象署呼籲減碳,PTT大量網友狠酸,「好了 火力全開」、「核電關了怎麼減?」、「用核電 少點火力發電不就好了」、「你狂燒火力是要減什麼屁碳」、「火力全開都來不及了還減碳 笑死」、「我們國家不是號稱非核家園 用乾淨的媒」、「氣象署不敢跟政府說,不敢跟台電說,只能拜託大家了」、「政府一直告訴我們不用擔心,減屁啊?」、「情勒喔」、「蛤 政府帶頭增碳 然後叫小老百姓減碳」。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