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2025年,「川普2.0」執政掀起全球經濟風暴,美國強硬貿易政策引發市場震盪,卻也為投資者開啟資產配置新契機。美國公司債市場憑藉高殖利率與穩健報酬風險比,成為中長期投資焦點。本文以美國公司債市場為核心,探討其投資潛力,強調分散投資在不確定環境下的重要性。
美國經濟與市場的波動與回穩
2025年初,川普政府迅速推出全面關稅,對所有國家課徵10%基本關稅,對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與地區(如中國大陸)加徵額外關稅,引發全球經濟減速疑慮。美國市場出現股票、債券與美元同步下跌的「三重弱勢」,被稱為「川普關稅」衝擊。4月9日,對中國大陸以外的加徵關稅暫時凍結,美英於5月8日達成關稅談判協議,美中於5月12日大幅降低雙邊關稅,市場信心回升,美國股市與長期利率轉為上升。
儘管如此,基本關稅及依據通商擴張法232條對鋼鐵、鋁製品、汽車等課徵的25%關稅已生效,日本與歐洲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尚未完全解決,全球經濟短期內可能放緩。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5月會議連續第三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聲明指出「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顯示對景氣下行風險的警惕。聯邦準備系統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強調「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表明不急於降息,市場對早期降息預期減弱,美國利率緩慢上升。
美國公司債市場的投資魅力
美國公司債市場在波動中展現韌性。EPFR數據顯示,4月3日至9日關稅政策公布後,投資等級公司債(BBB級以上)淨賣出46億美元,高收益債(BB級以下)淨賣出115億美元,反映避險情緒升溫。隨著關稅談判進展,資金回流,顯示投資者信心回升。避險情緒高漲時,高收益債因信用與流動性風險較高而受壓,但當前市場轉向風險偏好,投資等級與高收益債均回穩。
截至5月19日,投資等級公司債利差(相較同年限國債的額外殖利率)為0.89%,高收益債為3.12%,較2024年底略高,但遠低於2020年新冠疫情(利差峰值約2.5%與8%)或2022年通膨加速(利差約1.2%與5%)時的水平。聯邦準備系統降息預期減弱,美國國債殖利率上升,公司債總殖利率保持高位。預計「川普關稅」不確定性降低後,利差將緩慢收窄,但高殖利率仍具吸引力。
2000年以來數據顯示,投資等級公司債的報酬風險比(報酬除以標準差,衡量單位風險的報酬效率,非風險值VaR)為0.79,高收益債為0.72,遠高於股市的0.48。投資等級公司債在經濟減速或避險情緒升溫時表現穩健,如2020年疫情期間相對抗跌;高收益債在風險偏好增強時與股市相關性較高,如2021年市場反彈期。投資者可根據市場環境,靈活配置公司債與股票,實現中長期穩健報酬。
美元兌日圓與新台幣的投資視角
美元兌日圓匯率對以日圓計價的美國公司債投資至關重要。近年美元兌日圓與美日實質利率差高度相關。4月初關稅政策公布時,美元與美國國債同步下跌,美元兌日圓溢價修正。美國長期利率因川普減稅與財政支出擴張維持高位,日本銀行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預計以緩慢步調升息,支撐美日實質利率差,為美元兌日圓提供底部支撐。
投機性資金的日圓買入部位累積至歷史高點,反映市場預期「川普關稅」引發避險需求,部分投資者看好日圓作為安全資產的地位。隨著美中及其他貿易夥伴談判進展,這些部位可能面臨平倉壓力,進一步支撐美元兌日圓。對新台幣投資者而言,美元兌新台幣受美國高利率與台灣地區溫和貨幣政策的影響,預計維持相對穩定。長期投資者可聚焦公司債的複利效應,定期利息再投資的高殖利率能有效抵禦短期匯率波動風險,特別在當前高利率環境下更具優勢。
美國債市評級調整的影響
2025年5月16日,穆迪評級(Moody’s Ratings)將美國國債評級從「Aaa」下調一級,引發對國債殖利率與公司債利差波動的擔憂。然而,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於2011年8月、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於2023年8月已下調評級,穆迪2023年11月將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此次下調已被市場部分消化。歷史數據顯示,2011年與2023年評級下調對公司債市場影響短暫,利差擴大通常在數週內收斂,預計此次影響亦將快速平復。
「川普2.0」貿易政策衝擊引發短期市場動盪,但美國公司債市場憑藉高殖利率與穩健報酬風險比,展現中長期投資吸引力。投資等級公司債在避險環境下穩健,高收益債在風險偏好增強時具潛力。美元兌日圓與新台幣匯率在實質利率差與投機部位調整支撐下,預計底部穩定。長期投資者可聚焦公司債複利效應,無需過分擔憂短期匯率波動。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下,分散投資於美國公司債與其他資產,是實現穩健報酬的關鍵策略。
※作者註:本文所提供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見解,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自行評估相關風險,並尋求專業意見。作者對於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責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