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涉人口販運、奴隸勞工 遭巴西檢方起訴求償

巴西勞工檢察官27日對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在巴西建廠期間,讓工人處於如奴隸般的勞動條件之下。圖/翻攝Firstpost YouTube頻道
巴西勞工檢察官27日對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在巴西建廠期間,讓工人處於如奴隸般的勞動條件之下。圖/翻攝Firstpost YouTube頻道

巴西勞工檢察官27日對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在其海外最大市場巴西興建工廠期間,不但涉及人口販運,還讓工人處於如奴隸般的勞動條件之下,包括睡在沒有床墊的床架上、每間浴室需與多達31人共用、護照與薪資遭扣。檢方認為,比亞迪應對此承擔法律責任。

路透報導,根據勞工檢察官辦公室發出的聲明,這項訴訟要求比亞迪及其兩家承包商金江(JinJiang)與Tecmonta支付2.57億雷亞爾(約新台幣13億元)的精神損害賠償,並向受害工人提供個別補償。

檢察官同時尋求法院強制這些公司遵守各項勞動法規,對每項違規行為處以5萬雷亞爾(約新台幣26萬元)罰款,按受影響工人人數乘算。

比亞迪則回應表示,公司致力於維護人權,並尊重巴西與國際的勞工保護規範。該公司在聲明中指出,已與勞工檢方合作,並將在法院提交文件對訴訟做出回應。

去年12月,檢方表示,比亞迪承包商在巴西巴伊亞州(Bahia)僱用的220名中國工人,這些工人不但在巴西遭遇「類奴隸」待遇,還可能是被拐騙、販運來巴西工作的受害者,涉及跨國人口販運。

巴西副勞工檢察官利奧(Fabio Leal)在接受採訪時指出,自去年12月底起,檢方曾與三家公司展開協商,但未能達成和解。他拒絕透露談判失敗的具體原因。

利奧表示,這些工人是被非法帶入巴西,且原先承諾給予的工作條件並未兌現。他指出,目前這些中國工人已全數返國,若法院判決獲賠,相關賠償金將在中國發放,由在巴西的涉事公司負責提供付款證明。

他補充說,儘管訴訟已經提起,仍有可能透過法院協調達成庭外和解。他表示:「我們的訴訟立論非常充分,調查過程中蒐集了大量證據。」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去年12月,巴西勞工檢察機關(MPT)發聲明指出,當局叫停比亞迪在巴伊亞州興建中的工廠,理由是工人居住在「類奴隸」的環境下。根據巴西勞工檢察官辦公室的聲明,已有逾160名工人獲救。

報導指出,這些工人據稱被安置在「有辱人性尊嚴」的環境中,且護照與薪資遭公司扣留。檢方指出,在其中一處設施中,工人只能睡在沒有床墊的床架上。此外,每間浴廁需與多達31人共用,導致工人必須一早起床排隊如廁,以免耽誤工作。勞工檢方表示:「這些住宿條件呈現出一幅極度貧困、環境惡劣的驚人景象。」根據巴西法律,「類奴隸條件」包括債務束縛與違反人性尊嚴的勞動環境。檢方補充指出,此案同時構成「強迫勞動」,因為許多工人薪資遭扣,且解約金過高,形同喪失人身自由。

當時,比亞迪發表聲明表示,已與涉事公司斷絕合作關係,並重申公司致力於「全面遵守巴西法律」。

該座工廠原定於20253月投產,將是比亞迪在亞洲以外的首座電動車製造廠。

比亞迪是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之一。近年也大舉擴張其在巴西的布局,該國是其海外最大市場,遠超其他地區。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