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線上民調逾120萬人、65.4%支持 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全球首富馬斯克揚言將成立「美國黨」。圖/取自馬斯克《推特》官方帳號
全球首富馬斯克揚言將成立「美國黨」。圖/取自馬斯克《推特》官方帳號

※0730出版,0904更新: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因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針對其標誌性稅收與國內政策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意見相左,近日再次提出創建新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的計畫。然而,專家指出,即便是全球首富,這個創建新政黨的挑戰極為艱鉅。

綜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與《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馬斯克在本月初首次提出「美國黨」構想,當時他與川普的公開爭執標誌著兩人政治聯盟的破裂。隨著國會加速將該法案送交川普簽署,馬斯克上周一(6月30日)晚間在個人社群發文表示:「若這項瘋狂的支出法案通過,美國黨將在隔天成立。我們的國家需要一個替代民主、共和兩個『單一政黨』的選擇,讓人民真正有發聲的機會」。

川普的《大而美法案》上周二(1日)在參議院勉強通過,上周四(3日)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上周五(4日),在川普簽署法案前數小時,馬斯克在社群平台發起民調,詢問是否支持打破兩黨(或稱「單一政黨」)體制。他寫道:「獨立日是詢問您是否想要脫離兩黨體制的最佳時機!」

為期24小時的民調在當地時間上周六(5日)結束,參與投票人數達1,248,856人,贊成成立美國黨者有65.4%,反對者為34.6%。

民調結果出來後,馬斯克又發文:「以2比1的比例,你們想要一個新的政黨,你們就能夠得到!當我們的國家因浪費和貪污而破產時,我們生活在一黨制,而不是民主制。今天,美國黨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還你們自由」,被視為正式宣布成立美國黨。

然而,馬斯克將如何兌現承諾尚不明朗,專家認為創建新政黨的實際操作難度極高。資深選舉律師卡佩爾(Brett Kappel)告訴《CBS》:「只有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才能認真嘗試創建一個新的美國政黨」。他指出,美國各州的法律對新政黨的認證標準不一,障礙「從高到極其困難」。例如,在加州,新政黨需註冊0.33%的選民(約7.5萬人)或收集110萬選民簽名,且需在選舉中維持至少2%的得票率或0.33%的註冊選民比例,才能保持資格。

全國性政黨認證更需向聯邦選舉委員會(FEC)申請意見,且可能面臨民主、共和兩黨的法律挑戰,包括對簽名有效性的訴訟。卡佩爾強調:「各州法律偏向兩大主要政黨,盡可能阻礙第三方政黨的出現」。即便馬斯克財力雄厚,創建全國性政黨可能需數年,無法趕上2026年中期選舉。

綠黨與自由黨等現有第三方政黨數十年來仍需逐州爭取選舉資格,顯示創建新政黨的困難。卡佩爾表示,若有無限資金,創建新政黨並取得選舉資格雖非不可能,但成本高達數億美元,且需多年努力。

馬斯克提議新政黨可聚焦2至3個參議院席次及8至10個眾議院選區,以影響關鍵立法,但這仍需克服繁瑣的法律與程序。據《富比士》(Forbes)與彭博估計,馬斯克身價超過3500億美元(約台幣10.1兆元),資金對他而言或非主要障礙。2024年選舉中,他斥資2.77億美元(約台幣80.2億元)支持川普及其他共和黨候選人,其中2.39億美元(約台幣69.2億元)透過其創辦的「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進行選民動員。

馬斯克近期表示將減少政治參與,其領導的川普政府效率部門(DOGE)於5月30日結束運作,他也對外表示將大幅減少政治支出。若馬斯克創建新政黨,初期可作為非營利組織,無捐款上限,但一旦獲得全國認證,捐款將受FEC限制(個人每年對州黨捐款上限1萬美元,對全國黨委會4.43萬美元)。他也可能透過America PAC繼續施加影響,該組織允許無限額捐款,但需保持獨立性。

馬斯克近日連續透過社群平台表示,將支持反對該法案的共和黨議員馬西(Thomas Massie),並計畫資助對支持法案的共和黨議員發起初選挑戰。川普日前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採訪時表示,馬斯克對法案取消電動車稅收優惠感到不滿,這可能損及特斯拉(Tesla)數十億美元利益。川普稱:「伊隆是個很棒的人,但他有點不高興,這樣不太好」。

馬斯克對法案的批評聚焦於其對綠能激勵措施的削減及高昂成本,顯示其政治立場與川普的緊張關係。專家認為,若馬斯克兌現創建新政黨的承諾,將標誌其重返政治舞台,但面臨的法律、資金與時間挑戰不容小覷。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