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手機簡訊、社群平台充斥的年代,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還有一種近乎老派的執著:熱愛傳統紙本書信,尤其印有華麗信頭、親筆簽名的那種。《華盛頓郵報》說,這種偏好,不僅映照他的個人特質,也成了他執政風格的一扇窗。
本週某日的午後,川普短短幾小時內就簽署並寄出十餘封信,通知各國領袖8月1日起將適用新一波關稅稅率。隔不久,在白宮藍廳的餐桌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起身,雙手遞上一封信,向川普展示他寫給諾貝爾委員會的推薦函,提名川普角逐和平獎。
川普望著那張帶著金色信頭、藍墨簽名的紙,眼睛一亮,說:「哇,謝謝你。從你口中說出來,這真的意義重大。」
信的觸感與「帝王式」禮遇
從商場大亨到總統,《華盛頓郵報》說,川普無論在鏡頭前或社群都相當高調,時常在凌晨發出全大寫字母推文。但對川普而言,真正彰顯份量的,往往是那種需要費心打字、印刷、親簽,最後放進信封的傳統書信。
「他喜歡有形的東西,也享受被注目的感覺,還能拿來炫耀。」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曾觀察說,「寫封信至少代表要花心思,不像推特那樣即興,也顯示一種正式感。」
白宮內部人士透露:「川普鍾情於信件帶來的排場與儀式感。在當前數位溝通橫行的年代,收到一封老派的信就顯得格外珍貴。」
各國元首的信箋秀
在與各國互動上,川普尤愛以信件往來,例如他曾透過中間人寫信給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試圖推動新的核協議。今年2月,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造訪白宮時,更特地從西裝內袋掏出一封查理三世國王的親筆信,文情並茂地朗讀邀請川普訪英的段落。川普眉開眼笑,誇讚國王的簽名「真漂亮」。
川普還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白宮一次爭執後,透過書信重修舊好。這些信件,有的來自盟友,有的來自對手,川普都如數家珍,收藏起來。
與金正恩的「情書」與法律麻煩
《華盛頓郵報》說,最轟動的莫過於他在首任時,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書信往返。川普2018年9月29日在一場造勢活動上不避諱地說:「我們相愛了,真的。他寫給我的信很美。」(We fell in love. Okay?...... No, really. He wrote me beautiful letters, and they’re great letters. We fell in love.)這些被他稱為「美麗的信」的文件,後來卻成為司法單位調查證據之一。美國國家檔案館發現數份重要國際文件,包括金正恩的信件,在川普卸任後消失,最終導致海湖莊園的搜查與爭議。
總統歷史學者納夫塔利(Timothy Naftali)分析,川普對書信的迷戀,彷彿帶有「凡爾賽宮」式的古典氛圍:「他甚至有時半開玩笑自稱是國王。喜歡私人信函其實與19世紀的帝王外交格調頗為契合。」
收藏之癖:從奧花到尼克森
川普不只收藏國際政要的信,幾十年來他也與名人筆耕往返。脫口秀名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曾寫給他說:「被一位懂得如何當國王的男人當成女王般對待,沒什麼比這更棒的。」已故參議員甘迺迪(Ted Kennedy)多次去信致謝他們在私下的相聚時光。就連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1987年也寫信給當時還是地產商、剛出版《交易的藝術》的川普說:「太太看了你上節目後說你表現很棒。她可是看遍政客的專家,認定如果你決定參選,一定會贏。」
川普曾將這些信統整出版,取名《寫給川普的信》(Letters to Trump),標價100美元,內頁收錄了他珍藏的回函,並加註個人評語。
紙張背後的政壇魅影
《華盛頓郵報》表示,對川普而言,這些信件往往不僅是友誼的象徵,更是某種權力的展示。他拿著查理三世的信反覆端詳簽名,誇讚其字跡優雅;又在內閣會議上亮出金正恩的親筆信,當眾炫耀。
白宮通訊主任張振熙(Steven Cheung)說,川普之所以被稱「人民的總統」,正因他樂於透過所有溝通形式與群眾互動,「無論是信件、電話還是社群貼文,總統都用盡一切方式,與最多的人保持聯繫。」
也許在這位熱衷自比「國王」的總統心中,紙本信件就像一枚可被永久存放、展示、傳誦的王權印記。上面金色的白宮信頭與他豪邁的藍色簽名,說不定比任何一條推文,都更能滿足他對掌聲與敬意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