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中國供應鏈壟斷 五角大廈砸4億美元入股美本土稀土廠

五角大廈罕見直接投入4億美元,投資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圖)。圖/取自MP Materials @MPMaterials
五角大廈罕見直接投入4億美元,投資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圖)。圖/取自MP Materials @MPMaterials

為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確保戰機、飛彈與電動車等關鍵產業鏈不受潛在敵對國牽制,五角大廈罕見直接投入4億美元(約新台幣117億元),投資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成為其最大股東。這是華府迄今在關鍵礦產領域最具規模與戰略意義的投資案,凸顯川普政府打破中國主導地位、強化本土供應鏈的決心。

MP Materials周四(10日)表示,五角大廈將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持股15%,並將投入數十億美元協助興建一座年產量達1萬公噸的稀土磁體製造工廠,預計2028年開始籌備營運。MP Materials創辦人暨執行長李廷斯基(James Litinsky)表示:「這項計劃象徵川普政府在推進美國供應鏈自主方面邁出關鍵一步。」消息公布後,MP Materials股價飆升超過48%。五角大廈尚未對此置評。

美國政府極少直接投資企業,通常僅在涉及國家利益的關鍵技術發展,或挽救系統性重要企業(如金融危機時的華爾街銀行)時才會出手。

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的MP Materials,營運加州山口礦場(Mountain Pass),開採釹(neodymium)與鉨(praseodymium)等稀土元素,這些金屬對於製造武器系統與電動車至關重要。

稀土是一組17種金屬,用於製造將電能轉為動能的磁體,廣泛應用於多種軍用系統,包括F-35戰鬥機、MQ-1無人機、維吉尼亞級與哥倫比亞級潛艦,每架F-35所需稀土多達900磅。稀土磁體亦被用於戰斧巡弋飛彈與美軍導引炸彈。

華府視對中國稀土依賴為國安風險。全球稀土礦產的開採與加工長期由中國主導,中方掌控全球55%的開採能力與85%的精煉產能。

今年4月,北京對七種稀土元素與永久磁鐵實施出口限制,造成汽車、國防與科技產業重大衝擊,也導致中國稀土磁體出口量驟減75%。當時,美國內政部長柏根(Doug Burgum)表示,白宮正研擬對本土關鍵礦產生產商進行投資。

自2020年以來,五角大廈已投入超過4.3億美元建立國內稀土供應鏈,建立涵蓋分離、提煉與磁體製造的美國稀土供應鏈。

根據協議,國防部將對兩種最常見的稀土金屬設定每公斤110美元的保底價格,,以保障MP在供應量激增時不致於出現虧損。這幾乎是當前中國市場價格的兩倍。西方礦業公司長期指控中國競爭者以國家補貼低價傾銷,導致市場價格被壓低、扼殺新進業者。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稀土研究經理穆克吉(Neha Mukherjee)表示:「這正是重塑全球稀土供應鏈所需的長期承諾。單是價格底線就可能讓初創企業與邊際生產者進入市場,這是一項改變遊戲規則的政策。」

Adamas Intelligence顧問公司總監卡斯提尤(Ryan Castilloux)表示:「這對中國以外的稀土產業是場重大轉變,也將大幅提升磁體產能。」

此外,根據協議內容,五角大廈將認購MP Materials新發行的4億美元優先股,國防部還擁有額外購股權。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關鍵礦產安全計劃主任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表示:「優先股機制讓國防部能持有戰略礦產項目的股權,這在歷史上前所未見。政府持股是非常有力的工具。」

此協議還包含「包銷條款」(offtake agreement),即國防部承諾未來10年將收購該新設工廠所生產的所有稀土磁體。MP Materials亦將升級其山口礦場設施。該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間已獲五角大廈提供4,500萬美元資助,用以重啟2015年破產關閉的該礦場。

中國對MP Materials亦有影響力,中國盛和資源(Shenghe Resources)持有MP Materials約8%的股份,且MP Materials過去將大部分礦石送往中國加工。不過,根據這次交易,五角大廈最終持股可達15%,超越盛和,交易預計將於11日完成。

MP Materials在4月曾表示,將停止將稀土運往中國加工。李廷斯基在投資人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解決了一項關鍵的國安需求,但仍保有自由市場下的上市公司運作模式。」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