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貓咪慵懶地蜷在窗台上打盹時,不少貓奴不禁會想:牠還能陪我多久?事實上,貓咪的壽命從來不是「天註定」,而是由飼主的照護方式、營養選擇與預防醫學所形塑。根據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資料,一般家貓平均壽命為14至16年,但透過良好的飼育管理,有些貓可活到20歲以上,甚至打破30歲大關。
傳統上,許多人認為「貓1歲等於人類7歲」,但美國動物醫學協會(AVMA)指出,這種簡單換算忽略了幼貓快速成長的階段。較為科學的方式是:6個月大的小貓相當於人類6歲,2歲時約等於25歲,此後每增加1歲,相當於人類4歲。這代表一隻14歲的貓,已是人類的72歲高齡長者。
貓咪的壽命也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家貓因為受到疫苗接種、固定飼養與營養供應等保護,平均壽命比野外流浪貓多出5至10年。想要貓咪長壽,五大祕訣:從牙齒到關節都要顧到。
1.飲食科學化:高蛋白、低碳水才是王道
《獸醫學前沿》(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2023年期刊指出,貓是天生的肉食動物,對碳水化合物消化能力有限。專家建議飼主選擇蛋白質含量至少35%以上、碳水比例低於15%的配方飼料,並避免含玉米、小麥等填充物的廉價飼料。搭配少量南瓜、益生菌或高纖補充品,有助於消化與減少毛球堵塞。
2.絕育=增壽:不是冷血,而是科學選擇
根據美國寵物產品協會(APPA)統計,絕育貓的平均壽命為15至17年,明顯高於未絕育的11至13年。絕育能預防子宮蓄膿、睪丸腫瘤與乳腺癌等高風險疾病,亦降低因發情逃逸、打架受傷導致的死亡風險。
3.細節的老年照護:牙齒與關節是警訊前哨
根據美國獸醫牙科學會(AVDC)資料,超過80%的貓在3歲後就患有牙周病。建議每週使用寵物專用牙刷或指套清潔牙齦,預防口炎與敗血症。此外,年過10歲的貓咪應減少高處跳躍,改為多層矮台階貓爬架,並適量補充軟骨素與葡萄糖胺以減緩關節退化。
4.定期健檢勝過補品:腎病提早抓出可多活5年
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獸醫學部研究指出,7歲以上的貓每半年應做一次血液檢查與心腎功能超音波,可提前偵測慢性腎衰竭、心肌肥大等常見老年病。若能在早期發現並改餵處方腎臟飼料,平均可延長壽命3至5年。
5.環境微調是延壽關鍵:從貓砂盆到冷氣風向都算數
高齡貓行動能力下降,建議更換為邊緣低、開放式貓砂盆,避免爬進爬出造成關節負擔;冬天提供電熱毯、夏天則在地磚上鋪草蓆,並避免冷氣直吹,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都能減輕老貓身體壓力。
想要貓貓陪伴的時間久一點,身為貓奴的飼主們,要在多方面細心照顧,如果不出意外,你的毛小孩可以多個幾年時間與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