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原訂8月出訪中南美洲,並計畫過境美國紐約與德州,根據路透及《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此一敏感時機的外交行程已遭美方婉拒,確定推遲至今年稍後再安排。知情人士說,主要考量川普政府為維穩對中貿易談判及籌備川習高峰會,選擇對賴的過境申請「降溫處理」。
根據路透28日報導,賴清德原計畫8月4日過境紐約,旋即訪問台灣在中南美洲的三個邦交國:瓜地馬拉、貝里斯與巴拉圭,並於8月14日取道德州達拉斯返台。儘管行程未對外公布,台方已就相關規劃與邦交國溝通,惟最終並未成行。知情人士強調,「沒有取消這回事,只是行程將於今年稍後重新安排。」預期未來仍可能過境德州及美國本土另一城市。
美中貿易與川習會壓力下 台灣行程「暫緩處理」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積極與中國協商新一輪貿易協議,為此試圖避免任何可能激怒北京的外交舉措。若賴清德於美中談判之際過境美國,勢將招致中方強烈抗議,並衝擊川普與習近平預計於今年秋季在韓國APEC峰會或其他場合舉行的領袖會面。因此,美方選擇婉拒賴清德過境,為雙邊高層會談「清場降溫」。
另外,《南華早報》引述熟悉美台外交的專家分析認為,川普政府此舉與其對中戰略調整息息相關。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直言,美方雖未明確拒絕賴清德過境,但在川習會談前的敏感時期,美國很可能向台北「勸退」此行。
知情人士表示,美中雙方高層經貿官員本週已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會晤,顯示雙邊談判正重啟進程。此種背景下,任何引發北京強烈反應的外交安排,皆非華府樂見。
台方低調回應 外交部強調「本無出訪計畫」
對相關報導,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28日回應指出,考量南部風災復原、美台關稅談判進度及區域局勢等因素,總統近期無海外出訪計畫。外交部29日進一步說明:「原本就暫無出訪安排,因此並無延期或遭拒過境之說。」
但外媒觀察指出,賴清德政府此番選擇低調處理,顯示台灣意識到此次出訪可能成為美中談判與國際關係中的敏感變數。知情人士說,包括瓜地馬拉與巴拉圭在內的外交夥伴,也已接獲通知,賴清德短期內不會到訪。
除國際考量外,國內政情亦是賴政府暫緩出訪的另一因素。甫落幕的「726大罷免」行動中,民進黨未能成功罷免任何一席在野立委,重創執政聲勢;同時,南部多地因颱風災情仍待重建,賴政府面臨高度施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