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爭取國際支持更要熟知國際法

副總統蕭美琴(前左)今年5月與來訪的以色列國會議員訪問團會面。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副總統蕭美琴(前左)今年5月與來訪的以色列國會議員訪問團會面。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衣冠城/梅花新聞網主筆

中華民國離開聯合國已超過半世紀,自從蔡英文執政後邦交國斷到逼近個位數,許多國際組織也不得其門而入。台灣被國際社會孤立固然是一大悲哀,但是更危險的是自絕於國際社會的規則與道義,恐怕更會加速台灣被國際社會遺棄甚至唾棄。

最近以色列媒體報導,台灣駐以色列代表李雅萍6日到訪位於約旦河西岸的便雅憫地區議會(Binyamin Regional Council),並承諾捐款資助當地的「納納西醫療中心」(Nanasi Medical Center)。以色列媒體JNS指出這是「外國首次為猶太社區發展提供資金援助的創舉」。

為何是創舉?因為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國際法,許多國家避之唯恐不及。

首先,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屯墾區已經嚴重違反了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來的相關協議,無論1993年、1995年、奧斯陸(Oslo)協議、塔巴(Taba)協議以色列都無權在該地擴建屯墾區。聯合國安理會、大會也多次決議禁止以色列在西岸擴張。

以色列不僅在西岸擴張還進行設置檢查站、築牆等行為,限制原來居住在當地的巴勒斯坦人的行動自由,甚至偶有對當地居民武裝突襲或關押的行動,造成對人權迫害。這諸多惡行加上最近在加薩造成的人道危機,幾乎已經被國際社會同聲譴責。

國際法院(ICJ)於2024年7月的諮詢意見也指出,所有國家不得承認或協助以色列的非法占領行為。今日台灣協助當地醫療恐怕也有資助以色列當局在當地非法佔領之嫌。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台灣代表是在以色列極右翼的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黨(Religious Zionism Party)的國會議員Ohad Tal協助下完成這次訪問與捐贈行程。該名議員五月時才率團訪問台灣並與副總統蕭美琴會面。

當地媒體還報導,台灣代表李雅萍還與Tal及當地政要簽署了一份聯合宣言,確認雙方之間友好關係,十分高調,完全沒有意識到可能引起的國際爭議。

當地行政首長還向李代表展示一張馬賽克鑲嵌成的大衛之星的照片,這個象徵猶太民族讀標誌出現在示羅(Shiloh)考古遺址的地板上發現,以證明猶太人擁有巴勒斯坦的合法性。李代表沒有迴避此一尷尬場面,似乎忘記台灣同樣也面臨主權爭議。這樣缺乏國際法認知的國家使節實在是台灣自國際社會生存的最大隱憂。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