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關稅震撼彈!談判未竟衝擊已現 林伯豐提七大建議 籲政府清楚交代、積極因應

美白宮公布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是20%,震撼台灣產業界。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提出七大建議,要求政府公開協議內容。圖/取自維基
美白宮公布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是20%,震撼台灣產業界。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提出七大建議,要求政府公開協議內容。圖/取自維基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7月31日正式簽署行政命令,自8月1日起對全球多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台灣稅率定為20%,高於日、韓的15%,震撼台灣產業界。各界疾呼政府應立即公布談判細節與補救配套,避免衝擊全面擴大。

產業界首當其衝:林伯豐、莊大立示警

「這對台灣國際競爭力將造成重大衝擊!」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第一時間說,20%的對等關稅已比日、韓高出5個百分點,對出口導向產業、尤其傳產與機械工具業更是當頭棒喝。他也代表工商界提出七大建議,要求政府公開協議內容、擴大對產業補助、重啟兩岸經貿、強化回台投資誘因,並呼籲政府穩定匯率、檢討進口關稅與租稅政策。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機械產業涵蓋面廣,從工具機、塑膠機到零組件,競爭力本就不一。「若與日本同樣為15%,還能回到公平起跑點;但若高出5%至10%,競爭力必然受損,尤其對價格敏感度高的市場更是致命。」

台北市空運承攬公會理事長羅文祥今(1日)接受中廣「千秋萬事」節目專訪時再說,航空貨運業已面臨前所未有壓力:台幣升值12、3%,加上對等關稅20%,等於出口成本就增加32、3%,這比鄰近和台灣競爭的日、韓相比,別說沒利率了,他相信航空承攬貨物恐要「歸零」。

當節目主持人王淺秋問他怎麼辦時,他說「總統是我們的大家長,請總統救救我們吧!」他稍後將致信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盼工會儘速向政府反應如何抒困,或提出協助措施。

許舒博日前才在商總會員大會中表示,政府若無法將關稅談到「20%以下」,他直言「那談判團隊真的該向國人道歉」。他說,台幣升值約14%,等同於出口產品已被提前課徵14%成本,新台幣若再加現行20%關稅,相當於出口成本增加 30%以上,削弱價格競爭力。

關鍵產業觀望:半導體與工具機面臨分流壓力

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指出,目前產業界仍處於觀望態勢,關鍵不僅在表面稅率,還涉及供應鏈來源、物流安排與美國232條款調查的最終結果和內容。他坦言:「我們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靜觀其變,每家企業面對的條件與策略不一樣,重點是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不要太大。」

即便台灣廠商如台積電等已赴美加碼投資數千億美元,外界仍質疑未能有效爭取稅率優待。半導體業界人士私下坦言,「赴美設廠只是延遲關稅,躲不掉就面對,越早佈局越有選擇。」不過據了解,川普政府認為台積電投資1650億美元是「企業志願投資」,不能算在政府投資項目內。

台達電董事長鄭平說,目前部分美國客戶願意吸收關稅成本,但未來若其他地區(如泰國)關稅持續高企,供應鏈將出現大幅調整。他強調,企業需3至6個月才能調整生產,投資地轉移更需2至3年規劃。

無薪假與失業率 下半年恐攀升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20%稅率雖低於原先32%傳聞,但仍高於競爭對手5%,對民間投資與出口影響甚鉅,無薪假與失業率恐在下半年顯著攀升。他坦言,政府原本主張稅率應低於日韓「並不務實」,尤其台灣市場規模與讓利空間遠小於其他經濟體。

吳大任指出,日韓分別從原先24%與25%談判降至15%,而台灣雖從32%降至20%,但差距仍構成壓力。更重的是,美方尚未公布「232條款」對半導體項目的課稅細節,業界憂心可能掀起第二波稅務風暴。

面對社會質疑,總統賴清德在社群發文稱,目前稅率為「暫時性關稅」,談判尚未最終完成。若雙方後續達成協議,仍可望下修稅率。不過,財經網紅Emmy在「追劇時間」質疑:「談判團隊應向國人說明,到底是什麼堅守了,導致我們吃下比日韓多5%的稅?」《財訊》董事長謝金河也表示,台灣若未能與日韓同等,即屬利空,強調「20%就是傷害,台灣將哀鴻遍野。」

此前,經濟部長郭智輝曾在立法院信誓旦旦指出,憑藉台積電赴美1,650億美元投資,有「非常高的議價能力」,關稅可望優於日、韓,最終被打臉,也引發外界質疑經濟部長竟然在狀況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