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日)上午,總統府外下著小雨,府內同樣籠罩沉重氣壓。隨著白宮拋出「台灣關稅20%」的震撼彈,台股大跌、產業界憂慮情緒引起輿論喧騰。總統賴清德親上火線,率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政務委員楊珍妮等高層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七位政要一字排開,在主桌前坐定,卻獨缺台美談判核心人物、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
蕭美琴沉默、楊珍妮低頭抄寫 場內氣氛凝重
記者會伊始,賴清德面色凝重,稱台美20%關稅「不是我們的目標」,只是「階段性成果」,多次強調後續還會再談,似在安撫外界對談判結果的疑慮與不滿。
不過自台灣關稅公布後,網路早就炸鍋,一早批踢踢實業坊(PTT)大批網友怒轟「政府請公布台灣送什麼了! 開放了什麼!說清楚」、「台積電去投資了還輸日韓關稅 開放跟投資了多少也不敢說」、「所以我們到底犧牲了什麼」、「20%絕對有承諾開放些什麼 」、「到底汽車有無零關稅?什麼都沒講?」賴總統臉書,也被灌爆了。
記者會過程中,賴清德強調台美尚未達成「總結會議」,目前稅率只是暫定,稱美方關注主要逆差產業半導體、ICT產業跟電子零組件產業,雙方要在最後階段「一起來談」,而美國目前對232條款的調查尚未公佈,現在只是進行原則性磋商。
攤開貿易對手日韓稅率情況,日本原本4月公布稅率24%,談判後調為15%,代價是「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開放美汽車、稻米進口」;韓國原本4月稅率25%,經談判後也降為15%,條件是「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開放美汽車、卡車、農產品等進口」,兩國皆以大規模投資換取較低稅率。
但賴清德會中對於談判細節隻字未提,也未回應媒體是否以數千億美金投資換得此稅率,只說「雙方簽有保密協議,不能向大眾說明。」對外界批評是「黑箱作業」,賴清德則說「國際談判有其慣例」、「落實協議前會先取得國會同意」等說法為蓋牌談判內容增添正當性。
曾任駐美代表的副總統蕭美琴全程未發一語,僅專注傾聽、不過臉色鐵青、眉頭深鎖,這次的沉默似別有深意;作為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的楊珍妮則全程低頭抄寫筆記,對於談判狀況未有任何表示。
賴清德坦言,不管稅率最後結果,將勢必對台灣產業帶來衝擊,卓榮泰會上則發言補充未來應對關稅的方向,提到產業支援預算將從880億提升至930億,並據「新稅率」重估相關方案,卓榮泰語氣謹慎,指出具體方案討論後會盡快提出。
保密協議遮掩 信心喊話難平質疑
在談判內容被「保密協議」蒙上一層紗情況,賴清德仍遭媒體追問談判細節,但賴皆以「4+2原則」回應,「團隊秉持守護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人健康、糧食安全的原則,並致力解決台美貿易逆差,創造互利互惠。」賴清德不斷「鬼打牆」重複這些話語,令外界大失所望。
記者會尾聲,賴清德被問到在野陣營的問責壓力,他呼籲「在野黨應給予支持與鼓勵」,並強調「此時不宜貿然去定位成功或失敗」。
執政黨態度強硬 各黨籲溝通政策方向因應
對台美談判內容不明,藍白兩黨皆譴責,不過執政黨態度強硬,發言人吳崢稱,台灣關稅已降12%,是正面進展,「談都還沒談完,藍白是在亂什麼?好好支持談判團隊好嗎?若惡意散布假消息,絕對提告」。
不過,連時代力量呼籲,執政黨適時說明才能獲得社會信任、支持,要求政府在談判框架下,兼顧保密與民主透明,與國人溝通整體政策方向與因應機制。
時代力量認為,政府應向社會溝通談判走向,產業界才能及早因應出擊,政府在對美投資方向、可能鬆綁進口領域始終未鬆口,國人無法評估風險,政府也應協助產業與弱勢,先行溝通、預先支持,在關稅衝擊下,提出具體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