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I盛會熱鬧登場 中國聚焦應用落地挑戰美國霸主地位

相較美國專注發展AI大模型,中國大陸的AI發展更注重實際應用層面。圖/取自新華社
相較美國專注發展AI大模型,中國大陸的AI發展更注重實際應用層面。圖/取自新華社

美中圍繞人工智慧(AI)的競爭進一步升溫,兩國採取不同策略爭奪未來科技主導權。美國專注於開發最尖端的大模型,中國則在晶片受限情況下大力推進AI落地應用,試圖以廣泛部署彌補技術差距,並藉此建立國際影響力。

《華盛頓郵報》31日報導,26日到28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北京全面展現其「應用為先」的戰略。儘管華府多年來透過出口管制封鎖中國獲取高端AI晶片,中國政府自上而下推動AI融入社會各領域,包括醫療、教育、交通、公共治理等,以累積海量數據並快速提升模型能力。中國大陸總理李強在大會開幕致詞時表示,中國高度重視全球AI治理,願意向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AI經驗與技術產品。

大會期間,北京宣布成立國際AI治理組織及13點行動計畫,鼓勵公共部門率先部署AI,推動開源模式以降低技術門檻,並號召各國加強合作,確保AI的「有益且負責任」發展。會場吸引國際重量級嘉賓,包括前谷歌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及「AI教父」辛頓(Geoffrey Hinton),凸顯中國欲塑造「負責任AI領袖」形象的努力。

DeepSeek今年1月推出聊天機器人後,被廣泛試用於線上問診、警務調度、公共服務熱線分流等場景。圖/取自新華社

DeepSeek今年1月推出聊天機器人後,被廣泛試用於線上問診、警務調度、公共服務熱線分流等場景。圖/取自新華社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成為會議熱點之一。今年1月推出聊天機器人後,該技術被軍方醫院、地方政府廣泛試用於線上問診、警務調度、公共服務熱線分流等場景,甚至被用於反貪腐數據篩查。中紀委今年4月還將《高效運用DeepSeek》列入推薦書單。專家指出,這反映中國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力,藉由公共機構率先導入AI,為本土模型提供龐大數據池,加速追趕美國。

然而,外界對中國AI應用的實際成效存疑。部分學者認為,反腐等敏感領域仍難以大規模採用AI工具,因涉及資訊安全及繁瑣審批程序。此外,AI技術尚不成熟,「幻覺」問題仍普遍存在,若錯誤決策導致後果嚴重,責任歸屬也成爭議焦點。

今年春節央視春晚上的機器人秧歌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圖/取自新華社

今年春節央視春晚上的機器人秧歌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圖/取自新華社

中國大陸的經濟疲弱亦是AI發展的挑戰之一。專家指出,中國多年來面臨通縮壓力與房地產危機,創投資金縮減,限制了AI產業快速成長。部分地方政府宣稱採用AI更多是政治表態,而非實質技術突破。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上週推出新計畫,減少對AI的監管並擴大技術出口,以鞏固美國在全球AI市場的領先地位。華府雖嚴格限制中國取得關鍵AI晶片,但近期在貿易談判壓力下,部分放寬了對輝達(Nvidia)特定晶片出口的禁令,凸顯政策上的兩難。

專家認為,中國試圖以大規模應用AI「彎道超車」美國,但在技術、經濟及政策多重限制下,成效仍待觀察。未來幾年,美中在AI領域的角力恐進一步擴大,並深刻影響全球科技格局。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