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社論】只有敵意沒有善意 兩岸加速碰撞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圖)勝選後,兩岸安全形勢急速惡化,讓台灣處於極為不利的局面。圖為共軍於南海舉行軍演,取自新華社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圖)勝選後,兩岸安全形勢急速惡化,讓台灣處於極為不利的局面。圖為共軍於南海舉行軍演,取自新華社

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台灣總統大選前徵詢52位頂尖美國專家及32位台灣學者對台灣局勢的看法,超過半數相信,若台灣選舉結果不利於北京,中共不會等待台灣新總統的政策就會有所行動。同一項調查也指出,即使美中積極管控雙方緊張關係,67%美方人士認為,不會改變2024年台海發生危機的可能性,57%台灣受訪者持相同看法。

事實證明,從1月13日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勝選後,台海兩岸安全形勢惡化的速度與強度超過美台專家的悲觀評估,特別是雙方在金門廈門海域對峙一觸即發,擦槍走火發生意外的風險螺旋上升。

兩岸形勢加速惡化 超過美台專家預判

選前陸方中止部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早收清單,進行貿易壁壘報復;選後諾魯宣布與台灣斷交,大陸取消M503航線偏置,而蔡英文政府在農曆年前夕片面決定,自6月1日起民間團體不得組團赴陸旅遊,一系列相互挑戰事件就已為兩岸關係惡化埋下伏筆。

最近大陸快艇跨越金門海域,拒絕海巡署攔檢,造成2人溺斃事件,大陸「國台辦」宣布根本沒有「禁止、限制水域」存在,大陸海警進而於18日宣布將在金廈海域常態化執法巡查,雙方對立、爭執白熱化,發生摩擦、衝撞風險驟升。

台海風雲密布,未來如何發展難以預料,但從2022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被視為台灣安全屏障的台海中線從此消失來看,若金廈水域界線也不存在,中共將逐漸實現「台海內海化」的目標。「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解讀,馬英九總統時代的「兩岸互不否認治權」已經消失,強烈暗示維持台海現狀的基石也可能為之動搖。

最令人悲觀的是,兩岸之間不但沒有互信,現在更是只有敵意,沒有善意,再加上所有溝通管道關閉,任何分歧、糾紛沒有理性討論、探討解決問題的機制;拒絕面對事實與法律基礎,只見雙方意識形態掛帥,相互攻訐,任憑兩岸敵意與仇恨值無限上升。

以大陸快艇越界翻覆及2人溺斃事件而言,到目前為止真相不明,兩岸官方都沒有公布任何資訊,中方要求台灣必須立即「放船放人、問責、賠償」;我方則強烈回應海巡署執法有其必要,「這是執法,不是惡行。」現在大陸丟出要恢復常態化執法,如同台海中線,中共掌握機會逐步推動「灰色地帶」戰術。

福建海警局於20日下午更對金門藍色公路「初日號」遊艇強制登船臨檢,具有強烈宣示主權與管轄權之意,「潘朵拉盒子」一旦打開,雙方進一步對抗已難以避免,因此,如何進行危機處理,管控風險,不要擴大為衝突是兩岸當務之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上個月20日才表示,台灣總統選舉順利完成,華盛頓、北京與台北共同努力降低錯誤溝通與誤解,但並不能保證未來趨勢,風險仍然是真實的,美國必須要強化外交及威懾,加強美中危機處理機制將是未來雙邊關係的重點。

蘇利文的警訊絕非無的放矢,問題是,民進黨政府「唯美是從」,卻不肯效法美國加強與中共的溝通,在僵硬反中、仇中意識形態下,官方溝通管道中斷,限制兩岸民間交流,面對問題除了甩鍋大陸,根本束手無策,不但國家安全空間遭到壓縮,甚至無法保護人民的最基本權益與福祉。

距離520還有三個月時間,現行政府已是「看守政府」,最重要的任務是維持安定環境,平順轉移政權,但蔡英文政府卻是在政治空窗期,逕自對最敏感的兩岸議題採取激進措施,為原本已是滿布地雷的兩岸關係埋下更多變數,使即將就職的賴清德政府陷入困局。

美國動向衝擊對台安全承諾

民進黨執政,台灣的外交與國安完全依附美國保護傘,拜登總統過度樂觀的外交政策與國際承諾已遭到檢討與批判,為緩和烏克蘭戰爭與中東動亂的壓力,美國必須穩定美中關係,拜登政府很明顯已開始淡化美中戰略競爭,冷處理台灣問題,再加上川普年底捲土重來,可能贏得總統大選,連動衝擊美國對的台灣安全承諾。

無論就內部或外部形勢來看,台灣安全及台海穩定都處於極為動盪不安局面,正如多數美台學者預測,2024將是台海危機可能性升高的一年,台灣人民要有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