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上周六(2日)在京畿道高陽市KINTEX舉行的全國黨員大會中,選出新任黨魁鄭清來(정청래)。這位以強硬立場聞名的「親李在明派」政治人物,以61.74%的支持率擊敗競爭對手朴燦大(38.26%),成為執政黨新領袖。
鄭清來的當選不僅標誌著共同民主黨內部的「明心」路線延續,也預示韓國政壇兩大黨之間的鬥爭將更趨激烈。
當地媒體《NATE》報導,本次黨魁選舉由權利黨員(55%)、全國黨代表(15%)及國民選舉人團民調(30%)的綜合結果決定。根據共同民主黨統計,約111萬權利黨員中有63萬人參與投票,其中66.48%(約42萬票)支持鄭清來,遠超朴燦大的33.52%(約21萬票)。在全國1.6萬名黨代表中,朴燦大以53.09%(約6900票)略勝鄭清來的46.91%(約6100票)。然而,在國民選舉人團民調中,鄭清來以60.46%的支持率再次領先朴燦大的39.54%。最終,鄭清來憑藉權利黨員的壓倒性支持勝出。
鄭清來在勝選演說中表示:「我的當選是渴望黨員主權時代的勝利,也是希望李在明政府成功的國民心聲」。他強調將帶領共同民主黨以更強硬的姿態,推動改革並支持李在明總統的施政。朴燦大則在敗選後表示:「我相信鄭清來將以更改革、更堅定的態度領導黨,我也會為更大的勝利繼續奮鬥」。此外,為填補前最高委員、现任總理金民錫留下的空缺,最高委員補選由黃明善單獨參選,以過半權利黨員票數當選。
現年60歲的鄭清來是共同民主黨內的代表性「硬派」人物,出生於忠清南道錦山郡,是家中十個兄弟姐妹中的老么。他於1985年考入建國大學產業工學系,並在80年代的韓國「運動時代」投身學生運動,加入首爾學生總聯合會,因反對美國支持時任總統全斗煥而活躍於反美抗議活動。
1989年10月13日,鄭清來帶領5名學生衝入美國駐韓大使官邸,引爆自製炸彈、焚燒建築,並高喊反對時任總統盧泰愚訪美及驅逐美國大使的口號。此行動雖因大使官邸的防火措施未成功燒毀,但震驚韓國社會。鄭清來等人最終被捕,因縱火未遂及妨礙公務罪被判6年有期徒刑,服刑2年後於1991年獲假釋。出獄後,鄭清來因學生運動背景難覓工作,與另一位運動領袖楊泰會合辦補習班,憑藉嚴格教學在首爾麻浦區打響名號。
1995年,他獲時任總統金泳三特赦,恢復政治權利,隨後於2002年加入盧武鉉陣營,並在2004年當選麻浦區國會議員,憑藉補習班時期累積的選民基礎擊敗對手。然而,2008年因開放國民黨(共同民主黨前身)選情低迷,他未能連任。落選後,鄭清來赴中國人民大學留學,學習中文並被聘為客座教授。他曾表示對中國有深厚信賴,並致力於韓中合作。2012年,他重返政壇,再次當選麻浦區國會議員,並於2015年以「黨的大炮」姿態反對朴槿惠政府,確立強硬派地位。
鄭清來是李在明的堅定支持者。2023年9月,當國會通過李在明逮捕同意案時,鄭清來公開譴責黨內「非明派」,稱其背叛黨魁。2024年12月,時任總統尹錫悅發布緊急戒嚴令,鄭清來以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委員長身份,帶領彈劾團將彈劾文書送達總統府,並在憲法法院負責起訴尹錫悅。
在本次黨魁競選中,鄭清來延續強硬路線,主張以「同助內亂」罪名解散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追究其反對彈劾尹錫悅的責任。他在競選演說中表示:「李在明總統專注治國,與內亂勢力鬥爭的工作交給我!」此立場獲得黨員廣泛支持,被韓國媒體形容為「明心所向」。
韓國《中央日報》指出,鄭清來的當選引發政壇熱議,其強硬形象與對李在明的忠誠鞏固了黨內團結,但也可能加劇與國民力量黨的對抗。共同民主黨計劃利用尹錫悅戒嚴事件持續施壓在野黨,未來兩黨競爭恐更加白熱化。與此同時,鄭清來表示將推動黨內改革,確保李在明政府的政策順利實施。
國際社會對鄭清來的當選反應不一。部分觀察家擔憂其激進立場可能影響韓國外交政策,尤其是在韓美關係上,但鄭清來強調將以國家利益為優先,推動更具主動性的外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