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執政聯盟歷經數月協商,當地時間上周六(15日)正式通過新兵役計畫,強制所有18歲男性填寫服役適性問卷,並自2027年起接受體檢,以大幅提升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兵力。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矢言打造「歐洲最強常規軍隊」,預計明年(2026年)增兵2萬人,10年內達25.5萬至26萬現役,加上約20萬後備役。
綜合《德國之聲》(DW)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德國最大國防企業萊茵金屬(Rheinmetall)執行長帕珀格(Armin Papperger)接受《BBC》專訪時表示,梅爾茨目標「完全可行」,政府正做出「明確決策」,預計5年內達成。他強調,德國須在2029年前做好準備,應對國防軍總司令布羅伊爾(Carsten Breuer)將軍早前警告:西方北約聯盟需在4年內備戰可能遭受俄羅斯攻擊。
新制明年起,所有18歲男女將收到問卷,評估服役意願與興趣;男性填寫為強制,女性自願。自2027年7月起,18歲男性須接受體檢。若招募目標未達標,國會可考慮強制徵兵;戰時則直接依問卷與體檢資料徵召。
目前聯邦國防軍兵力約18.2萬人。梅爾茨領導的基民/基社聯盟(CDU/CSU)與社民黨(SPD)年初組成聯合政府時,同意「初期自願」恢復兵役。冷戰結束後,德國國防支出銳減,2011年停徵兵役;俄烏戰爭爆發後,梅爾茨宣布國防原則改為「不惜一切」(whatever it takes)。
儘管政府強調「無須恐慌」,左翼與年輕族群反彈強烈。《Stern》雜誌Forsa民調顯示,雖逾半數民眾支持徵兵,但18至29歲族群反對率高達63%。17歲柏林學生吉米(Jimi)上周參加國會外反徵兵抗議,怒斥:「我不想上戰場、不想死、不想開槍」。他批評政府以「抽象威脅」剝奪年輕人自主權。
而今年主動入伍的21歲新兵傑森(Jason)稱因「當前安全情勢」想「捍衛和平與民主」,並相信強大軍力具嚇阻效果,「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安撫民心:「國防軍越具嚇阻力,越不可能捲入衝突」。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施壓北約(NATO)歐洲成員增列國防預算,刺激歐洲重啟軍備。萊茵金屬執行長帕珀格直言:「需求龐大,我們賺很多錢」。該公司除供應烏克蘭外,正擴大車輛、彈藥、衛星、電子與人工智慧領域。去年美國媒體報導帕珀格疑遭俄羅斯暗殺未遂,他僅回應:「我感覺良好、相當安全」。被問及歐洲是否處於冷戰或混合戰,他說:「不管怎麼稱呼,這都不是和平時代」。
國會議員預計年底前表決兵役法。德國國防轉型,象徵後冷戰時代結束,歐洲安全版圖正悄然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