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擴大控制網路  強推國產通訊程式  恐封鎖WhatsApp與Telegram

普丁正加大限制網路自由的力道,試圖將其徹底置於國家掌控之下。圖/取自俄羅斯總統府網站
普丁正加大限制網路自由的力道,試圖將其徹底置於國家掌控之下。圖/取自俄羅斯總統府網站

俄羅斯正加大限制網路自由的力道,試圖將其徹底置於國家掌控之下。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簽署新法、推出國營通訊應用程式MAX並擴大封鎖外國平台,克里姆林宮不僅意圖箝制資訊流通,更試圖打造一個受監控、可切斷、封閉的本土網路體系。戰爭與高壓統治提供了罕見契機,讓這場對網路自由的全面清剿得以快速推進。如今,WhatsApp與Telegram等平台的存續,已成為下一波壓制的指標。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俄羅斯人過去用來存取外國應用程式與被禁內容的各種繞道手段,近期也受到莫斯科當局打擊,莫斯科也持續削弱美國科技公司服務的功能如YouTube,這些平台多年來一直是俄國用戶的重要資訊來源。

與此同時,克里姆林宮也積極建立本土的數位生態系,打造一套能被監控與審查的俄羅斯版科技產品,包括新推出、經國家認可的通訊軟體MAX,依法律規定,自9月起,所有在俄羅斯銷售的新手機都必須預載該程式。

專家指出,此舉意在將更多俄羅斯用戶從開放網路轉向由國家監控的審查環境,讓用戶主要依賴本土軟體,在國家監視與影響之下使用網路。戰爭爆發後,這項政策推進更迅速,但未來發展仍不確定。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研究員克魯歐普(Anastasiia Kruope)說:「這項行動的目的就是全面控制。」她曾撰寫關於俄羅斯網路自由衰退的報告。

克魯歐普指出,克里姆林宮希望掌控的不僅是網路上的資訊,還包括網路流量的路徑與方式,讓俄羅斯網路可獨立運作,並可隨時開關。她補充,俄羅斯在封鎖與干擾的技術能力正不斷進步。

與中國不同,中國從網路誕生起即設限,俄羅斯過去則以其開放與自由的網路環境自豪。俄羅斯民眾可無障礙使用西方科技平台,張貼批評政府的報導,自由發表意見。

但這種自由被克里姆林宮視為威脅,特別是在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ksei Navalny)崛起之後。納瓦尼去年死於獄中。他早期透過Live Journal部落格與後來的YouTube影片揭露普丁圈內貪腐,吸引數百萬追隨者,並動員街頭抗爭。

早在普丁執政初期,莫斯科便提出「主權網路」的構想,意圖盡可能將俄羅斯與全球網路切割,削弱外國科技公司的影響力。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行動,給了俄羅斯政府加速實施此構想的機會。

在戰爭爆發前夕,俄羅斯政府間接掌控擁有數百萬用戶的本地最大社群平台VK,並以此為基礎推廣俄製科技替代品,VK執行長一職則由普丁強力副手基里延科(Sergei Kiriyenko)之子出任。隨後,莫斯科全面封禁Facebook、Instagram與X平台,並大幅限制TikTok功能,國會也通過一系列打壓街頭與網路言論的嚴厲法案。去年,俄羅斯在VK上建立影音串流平台後,開始對YouTube限速,試圖鼓勵用戶轉用國產服務,但成效有限。

現在,隨著MAX推出,當局已示意可能針對外國通訊應用程式採取行動,尤其是WhatsApp。該平台隸屬臉書母公司Meta,在俄羅斯擁有近1億月活躍用戶。此外,Telegram也可能成為目標。

俄羅斯流亡數位權益組織「網路保護協會」(Internet Protection Society)主席克利馬列夫(Mikhail Klimarev)說:「我非常擔心其他通訊方式也會遭封鎖。」

除了傳訊,Telegram還讓俄羅斯民眾得以接觸流亡記者、行動者與藝術家經營的頻道。與此同時,克里姆林宮亦利用Telegram傳播自身宣傳,讓該平台暫時仍有生存空間。克利馬列夫表示,若Telegram遭封,對俄網路將是毀滅性打擊。

透過MAX,俄國官員希望打造自家版本的微信(WeChat),該中國應用程式儘管受審查與監控,仍為數千萬中國人日常所不可或缺。莫斯科正仿效這一模式。根據新法規,政府服務必須透過MAX提供。全國各級官員被要求安裝該應用程式。當地教育單位也已開始測試在學校使用MAX,並示意教師將需以MAX與學生與家長溝通。

MAX未來能否真正推廣仍有待觀察俄國網民目前已開始用迷因嘲諷這款應用程式。一位在Instagram上擁有530萬粉絲的俄羅斯知名歌手與意見領袖就因吹捧MAX「連停車場都收得到訊號」而遭網民嘲笑。

克利馬列夫指出,俄國過去曾嘗試推動本土通訊應用,最終皆告失敗。他也對俄羅斯人會否在明知受國家監控下,仍願意在MAX上傳訊、發文與交談表達懷疑。

若WhatsApp與Telegram遭封,克利馬列夫表示,俄國民眾仍可透過VPN(虛擬私人網路)繞道存取這些服務。許多俄羅斯人目前仍透過VPN使用YouTube、Instagram與臉書,儘管封鎖已顯著削減流量。

莫斯科正擴大打擊行動,企圖防止一般民眾使用VPN。截至去年底,俄羅斯當局已封鎖將近200款VPN,根據人權觀察組織說法,這場遊戲已演變為當局與靈活服務提供者之間的貓鼠戰。當局同時向蘋果等外國企業施壓,要求將VPN軟體下架,並著手研發更進階的技術手段,以在網路基礎設施層級識別並封鎖VPN流量。

即便未封鎖Telegram,俄國當局也設法限制其上的批評內容。極端民族主義者吉爾金(Igor Girkin)曾在Telegram批評俄軍,已因極端主義罪名被判刑4年,令其他軍事博主人人自危。

撰寫過俄羅斯網路相關著作的札哈羅夫(Andrey Zakharov)表示,過去俄羅斯當局通常透過罰款、威脅等手段,迫使外國科技公司順從克里姆林宮的要求;但他指出,如今的策略已轉為「直接封殺、讓它們消失,然後推出替代品」。他也強調,這類政策往往因貪腐與無能而難以徹底落實,「MAX就是這套劇本的延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