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池塘游進客廳 千年療癒明星 金魚穩居全球觀賞魚C位

皇冠珍珠魚體披珍珠鱗,頭瘤高聳似皇冠,華貴靈動,是觀賞魚中貴族。圖/取自財歡歡呀微博
皇冠珍珠魚體披珍珠鱗,頭瘤高聳似皇冠,華貴靈動,是觀賞魚中貴族。圖/取自財歡歡呀微博

你是否曾在家裡養過幾條金魚,看牠們在缸裡一搖一擺地游來游去?平凡的小魚,實際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化意涵最豐富的觀賞魚之一。從古代皇家園林裡的吉祥之魚,到現代水族市場裡的療癒明星,金魚的養殖史,正是一部悠久而生動的人與魚的共同生活史。

金魚的祖先可追溯至中國唐代的野生紅色鯽魚,最早在宋代開始被人飼養觀賞。到了明清時期,人工選育技術逐漸成熟,金魚從原本單一的紅色,演化出各種色彩、體型與鱗片質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觀賞魚。

水泡金魚的眼球下方,與眼眶連接處,各著生一個半透明的水泡,模樣逗趣。圖/取自小魚魚魚魚魚yuyuyu微博

水泡金魚的眼球下方,與眼眶連接處,各著生一個半透明的水泡,模樣逗趣。圖/取自小魚魚魚魚魚yuyuyu微博

例如,清代中期即出現的「珍珠鱗」,其鱗片如珠,體型圓潤,便是經典的人工育種成果。文獻指出,清代宮廷與士紳之家普遍飼養金魚,不僅為觀賞,更象徵著富貴吉祥。

「金魚的名字本身就是祝福。」金魚的「金」字象徵財富,「魚」與「餘」諧音,因此常見於傳統年畫與節慶裝飾中。牠們不只是養在水缸裡的魚,更是很多人心中對生活美好的期待。

金魚在大陸觀賞魚市場中占有率約28%,穩居淡水觀賞魚的龍頭位置。此外,日本、泰國、台灣等地近年也積極發展本土金魚育種技術,並參與國際競賽,帶動全球金魚審美與市場交流。

蘭壽金魚,肥嘟嘟,憨態可掬的趣味感躍然眼前。圖/取自妮妮YangSeven微博

蘭壽金魚,肥嘟嘟,憨態可掬的趣味感躍然眼前。圖/取自妮妮YangSeven微博

不同於高門檻的海水觀賞魚,金魚憑藉飼養門檻較低、適應性強,加上品系多元、觀賞價值高,成為家庭與辦公空間中最受歡迎的水族寵物之一。根據《2024年亞洲家用水族用品調查報告》,金魚在日本、台灣、韓國等地仍保持極高的飼養率,其中以退休族群與親子家庭為主力族群。

近年來,「療癒型寵物」風潮興起,也讓金魚重回年輕世代的視野。從簡單的圓形小缸,到設計感十足的桌上魚缸,金魚正悄悄地游進更多人的生活角落,成為生活壓力下的一種柔性陪伴。金魚,總能以最平靜的姿態,提醒我們:生活,可以慢慢來,也可以很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