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報導,根據研究機構「標普全球汽車」(S&P Global Mobility)提供的獨家數據顯示,特斯拉(Tesla)多年來在美國擁有的回購客戶比例高於任何其他主要汽車品牌,但自去年夏天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支持川普(Donald Trump)以來,該公司的品牌忠誠度急遽崩跌;在馬斯克出掌政府效率部(DOGE)期間更跌破5成,觸及谷底。同時,特斯拉從其他品牌爭取車主的能力也在減弱。
S&P分析全美50州車輛登記數據顯示,2024年6月,特斯拉的客戶忠誠度達到顛峰,當時有73%擁有特斯拉持的家庭,在購車時選擇再次購買特斯拉。
這一業界領先的品牌忠誠度在去年7月開始急速下滑,這份先前未曾披露的數據顯示,當時正值賓州發生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遇刺未遂事件,馬斯克公開表態支持川普。
今年3月,特斯拉忠誠度更跌至49.9%的谷底,略低於行業平均水準,時間點在馬斯克出掌1月成立的DOGE,開始大幅削減預算,並裁撤數千名公務員之後。
根據S&P最新數據,截至5月,特斯拉美國忠誠度回升至57.4%,重新高於行業平均水準,與豐田(Toyota)相當,但落後雪佛蘭(Chevrolet)和福特(Ford)。
S&P分析師利比(Tom Libby)稱,表示,長年領先的品牌忠誠度在短時間內跌至行業平均水準的情況「前所未見」。他強調:「我從未見過如此短時間內的急速下滑。」
部分分析師指出,特斯拉忠誠度下滑的時間點顯示,馬斯克介入政治的行為,讓這家電動車先驅在環保取向的客群中失分。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高德斯坦(Seth Goldstein)表示:「如果他們偏向民主黨,那麼或許會考慮特斯拉以外的品牌。」
特斯拉的老舊產品線也面臨來自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現代(Hyunda)、BMW等傳統車廠的新款電動車競爭。S&P數據顯示,特斯拉全球銷量下滑,今年前5個月美國銷量下降8%;歐洲上半年銷量大減33%,當地對馬斯克涉足政治的反彈尤為激烈。
CFRA Research分析師尼爾森(Garrett Nelson)指出,馬斯克加大政治參與的「時機非常糟糕」,因為這正值特斯拉面臨來自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與其他傳統車廠的激烈競爭。他最關注的是特斯拉市佔的流失,以及「能做些什麼來修復品牌損害」。
特斯拉雖仍是美國電動車銷售龍頭,但馬斯克去年投身政治,並將公司重心由新平價車型轉向自駕技術,已使其優勢逐漸削弱。
S&P的利比指出,客戶忠誠度是汽車業的重要指標,因為「爭取新客戶的成本遠高於留住現有客戶」。S&P透過逐戶分析全美50州的車輛登記紀錄,追蹤實際購車交易,觀察消費者在品牌與車型間的流動,而非僅依賴問卷調查,因此能提供最詳盡的購車數據。
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至去年第三季,超過60%的特斯拉車主再次購買該品牌。同期僅有另一品牌福特在單季忠誠度超過60%,且僅一次。
S&P數據還分析了另一項市場面向:哪些品牌能從其他品牌手中搶客,哪些則流失客戶。
直到最近,特斯拉在這項指標上依然遙遙領先。2020年7月之前的四年間,平均每流失1戶舊客戶,就能從其他品牌吸引近5戶新客戶。但自2024年7月起,淨客戶流入量便隨忠誠度同步下滑。S&P數據顯示,今年2月起,特斯拉每流失1戶僅能吸引不到2戶新客戶,創歷史新低。利比說:「數據清楚顯示,淨流向特斯拉的客戶正在減少。」
如今,Rivian、Polestar、保時捷(Porsche)與凱迪拉克(Cadillac)從特斯拉搶走的客戶,已多於流失給特斯拉的數量。
不過,特斯拉投資方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莫貝利(Brian Mulberry)則不擔心特斯拉的長期獲利,因他預期公司將從無人計程車業務及自駕技術授權中獲取巨額收益。
特斯拉6月在奧斯汀小規模測試無人計程車服務,提供挑選的粉絲與網路名人搭乘,但尚未向一般大眾開放。莫貝利說,如果特斯拉能成功推廣這項技術,「完全有理由認為特斯拉將不再需要靠銷售汽車與卡車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