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預計8月實施「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中科院所研製的「快奇」攻擊型無人艇已在屏東南部海域進行相關測試。此次不只是驗證無人艇、無人機的性能,外界分析更有可能把「勁蜂」攻擊型無人機,直接裝設於「快奇」無人艇之上,驗證「無人艇發射無人機」的新戰術戰法,擴大用兵彈性。但這項全新的設計和戰法,並沒有得到國防部或中科院方面的證實。
中科院「快奇」攻擊型無人艇與「海鵠2號」無人靶船,今天(7日)上午於恆春半島東海岸首度「合體」出擊,在太平洋海面展開測試,吸引軍事迷圍觀,3艘疑似快奇無人艇與海鵠2號無人靶船同場現身,研發人員忙碌校正,準備本月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這也是烏俄戰爭突顯無人載具的重要性後,中科院與民間廠商加速無人艇研發。
據中科院資料,海鵠2號為高機能靶船,能模擬射頻、干擾、熱輻射及雷達截面積,可為「快奇」無人艇提供擬真對抗環境。快奇無人機搭載炸藥,專攻敵方中、大型艦艇,具突穿電磁干擾與防禦能力。
軍事粉專Taiwan Adiz指出,恆春測試的「快奇」無人艇,外型與日前在蘇澳亮相的版本略異,可能經過性能優化,聚焦遠程導控與抗干擾能力。今日「合體」測試模擬複雜海戰情境,檢驗「快奇」無人艇在「海鵠2號」模擬敵艦下的攻擊效能。
而比較特別的裝備,在於被稱為「台版彈簧刀」的「勁蜂」攻擊型無人機,也可望與「快奇」艇同場驗證。而且雖然軍方刻意隱瞞新装具的可能性,但從軍迷們所拍攝到的照片顯示,中科院可能把無人機裝上了無人艇,這可是一項全新的設計與風格。
仔細檢視「快奇」無人艇的照片,艇身上方安裝著一排筒狀設備,前方則被白色遮蔽物覆蓋。「快奇」無人艇上的筒狀物,極度可能就是「勁蜂」攻擊型無人機,將首度操作「無人艇發射無人機」的演練。
「勁蜂」攻擊型無人機是「台版彈簧刀」,可供單兵攜帶的筒射型遊蕩彈藥,在升空、鎖定目標後,即可高速俯衝攻擊,滯空時間15分鐘,有8公里的導控距離。
若「快奇」無人艇能攜帶「勁蜂」至海上發射,將延伸其打擊範圍,且「快奇」無人艇也具備自殺攻擊能力,將可對敵方船隻、人員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