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普會】峰會記者會結尾  普丁罕見撂英文 過去還公開唱過英語歌

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聯合記者會結尾,帶著微笑罕見地以英文說出最後一句話。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聯合記者會結尾,帶著微笑罕見地以英文說出最後一句話。圖/翻攝自ABC News YouTube頻道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阿拉斯加峰會聯合記者會結尾,帶著微笑罕見地以英文說出最後一句話,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下次在莫斯科見。」這句話不需翻譯,出現在川普暗示兩人很快將再度會面的場合。普丁過去也曾以外語拋出隨興的插話或客套語,甚至在公開場合演唱過英文歌曲。他在這場峰會結束時還用英文說了句「非常感謝」,儘管會談並未達成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協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不過通常情況下,這位出身蘇聯國安單位KGB的前情報人員,會透過翻譯來避免在外交談話中直接使用英文。

普丁以精通德文聞名。冷戰期間,他曾以KGB幹員身份派駐當時隸屬東德的勒斯登(Dresden)。後來他與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會晤時,兩人也常以德文交談。

根據克里姆林宮的說法,普丁的英文程度也相當不錯。今年5月,兩國元首通話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普丁能在翻譯轉述之前就理解川普所說的大意。這代表當兩人15日抵達阿拉斯加後,曾短暫同乘川普的總統座車時,他大概能聽懂對方的話。

早在2017年,克里姆林宮就曾對《消息報》(Izvestia)表示,普丁「幾乎完全」聽得懂英文,甚至會糾正翻譯的錯誤。

佩斯科夫當時還說,普丁在「非正式場合」時「大多直接說英文,但在正式談判或會議時,當然是透過翻譯」。他補充自己長年也曾從事高層翻譯工作,「深知那是一種極大的壓力」。使用翻譯員在高層會議中,也能讓領導人保有操作空間。

例如,在與川普的會談前,當記者用英文大聲質問關於俄烏戰爭的尖銳問題時,普丁似乎沒有聽懂或沒聽清,他並未回應,只是露出困惑表情。當被問到是否會「停止殺害平民」時,他甚至做出聽不見的手勢。

不過在談判桌外,普丁不乏展現語言能力的場合。2008年,他接受CNN專訪談及喬治亞衝突時,就有部分以英文作答。2013年,他為俄羅斯競逐202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在鏡頭前發表一段長約兩分半鐘的英文演說,用帶著俄國口音的英文說:「這將是一項國家重點計劃。」

普丁最廣為人知的英文表演,可能是2010年在聖彼得堡一場慈善晚會上演唱《藍莓丘》(Blueberry Hill),雖然有些詞語沒唱準,但這場演出仍由在場的好萊塢明星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歌蒂韓(Goldie Hawn)和寇特羅素(Kurt Russell)等人親眼見證。

今年稍早,他在一次視訊會議上,以流利德文回答一位申請俄國國籍的德國人,並閒聊起自己當年住在東德的經歷,讓其他官員忍不住發笑。

而在15日阿拉斯加峰會上,川普迅速回應普丁用英文發出的「莫斯科再見」邀請,說:「哦,這個提議挺有意思。我知道這會引來一些批評,但也許可能成真。非常謝謝你,普丁。」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