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高鐵案將在8月20日送環境部召開大會,不過台鐵員工指出,該案若核定過後,將嚴重衝擊台鐵東部幹線營收;且明明有同樣可以改善交通,但僅需1/3經費的北宜直鐵方案,交通部卻棄之不用,更是自毀當時台鐵公司化改革的規劃。台鐵產業工會及民間團體「公民幫推」等今天(18日)至交通部前召開記者會,要求交通部即刻停止高鐵延伸宜蘭案環評程序,拒絕黑箱讓利。
台鐵產工表示,依據7月22日台鐵公司評估,北宜高鐵案每年將使台鐵短收將近8億,若包含未採納北宜直鐵方案下,台鐵30年計算下,將會損失高達580億。
台鐵產工表示,在宜蘭在地公民團體、公民幫推以及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數次訴求下,交通部卻只對外召開3場公聽會,就執意要推動花費3500多億稅金的北宜高鐵,放棄同樣可以改善交通,但僅需1/3經費的北宜直鐵方案,更是自毀了當時台鐵公司化改革的規劃。
台鐵產工指出,北宜高鐵直接衝擊到台鐵1萬5千多名員工的待遇,公司卻沒有任何說明,員工「是看新聞才知道」,公司準備讓利580億,斷送台鐵在東部幹線的發展空間。因此他們今日訴求是:首先,台鐵員工拒絕讓利,交通部與台鐵有責爭取北宜直鐵方案,履行台鐵公司化目標;其次,交通部、台鐵不應黑箱,應針對北宜延伸方案,向員工提出營收衝擊影響評估與說明。
台灣鐵路產業工會理事林佳瑾表示,北宜高鐵即將核定的新聞,讓台鐵員工非常錯愕與憤怒,公司對未來將會短收數億完全沒有說明。台鐵員工也想問交通部,明明已經有北宜直鐵的方案,省下來的2千多億也可以用於改革台鐵整體營運,整體效益全國受益,為何還要執著於花費更高的北宜高鐵?
產業工會目前已經登記8月20日環評大會發言,也將於近日向監察院送出陳情。公民幫推理事長黃建興表示,5月5日已向監察院遞交陳情書,監委林盛豐、蘇麗瓊及施錦芳在受理後立案調查,7月16日發布新聞稿,均提到決策轉折與評估程序是否完備及公開透明,備受質疑。
公民幫推顧問林旺根指出,高鐵延伸宜蘭計畫雖耗資高達4千億元,卻僅設一站,對提升運輸效益的幫助極為有限,對國道5號的運量移轉與紓解效果僅不到5%,反而會大量分食台鐵東線宜蘭至南港間的運量,造成北宜鐵路運輸功能嚴重弱化,形成高鐵與台鐵雙輸的局面。
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表示,宜蘭的觀光旅遊模式以節點分散與自駕為主,自駕一日遊比率超過7成。宜蘭應優先透過台鐵系統改善,建立多層次站點服務與轉運接駁系統,讓既有鄉鎮車站成為地區生活圈交通樞紐,促進住宿消費與地區均衡發展,才能真正符合低碳、永續的交通與觀光目標。
前交通部長、公民幫推顧問賀陳旦表示,高鐵造價與營運成本高昂,本質上並不適合短程交通,更無法有效改善雪隧塞車問題,因此缺乏建設的正當性。此案辦理過程中存在兩大錯誤,包括政府自行辦理規劃卻不依既定程序審議,隨意放棄直鐵計畫,並更改鐵路路線;程序趕辦過程中嚴重忽視民眾參與,尤其是對受影響最劇烈的宜蘭縣。他呼籲環評委員應守住最後的專業關卡,並提醒決策高層莫忘當初成立台鐵公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