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26大罷免慘敗、823看來無望,民心浮動與施政滿意度探底壓力下,政界人士透露,賴政府在823後啟動一波較大幅度人事調整是可預期的,不僅內閣改組,國安團隊都會異動。而根據涉外人士表示,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將接任駐美代表,現駐美代表俞大㵢將轉任駐西班牙代表。相關作業下週啟動。據知賴政府先前透過AIT徵詢美方意見後,已獲同意。
823明天投票,7藍委近日都戰戰兢兢辦反罷說明會,雖然結果未出爐,但鑒於726大敗、疊加多份民調顯示賴清德與卓榮泰滿意度跌破3成,黨內外一致要求「展現調整誠意」,日昨扁辦前主任陳淞山已呼籲賴政府,「宜較大幅度調整」。
府院評估,在台美關稅談判、南部水災復原與在野黨攻防交織的敏感期,由「外交國安先行」打出穩盤訊號,再銜接內閣層級的人事更替,比起只在部會微調,先換駐美更能迅速對外界釋放政策連貫與溝通升級的訊息,也可讓賴政府在對美議程上重置節奏、爭取主動。
徐斯儉其人:學者型官員轉身「戰情外交」
傳將駐美的徐斯儉1963年生,台大政治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博士,長年以比較政治與中國內政為專長。回台後歷任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亦曾掌舵台灣民主基金會。2018年入閣出任外交部政次,2020年起轉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賴政府上任後續任。
徐斯儉熟悉政策論述、具智庫與學界橫向連結,被綠營內部視為「學術型實務官」:能在國會、智庫與行政體系間轉換語境,也善於把複雜議題拆解為可操作的策略路徑。
知情人士說,賴政府今年以來即盤點駐美人選,名單曾出現吳釗燮、徐斯儉與駐加代表曾厚仁。對美來說,徐斯儉有一定優勢,他出身美國長春藤大學,對中國問題有一定研究,且具備與華府智庫及社群對話的能力。
對賴政府而言,任命徐斯儉可傳遞兩層訊號:一是台美議題需由熟稔安全與法規議題的「政策導向」外交家主導;其二,華府戰略定位與供應鏈安全仍是核心,駐美代表須能兼顧國會、行政部門與產業界的三角溝通。
俞大㵢:資深「美洲線」外交官 轉戰馬德里
俞大㵢為職業外交官,年近70,駐美已6年,其專長是西語,轉任駐西班牙代表被視為是「人盡其才」的安排,亦與其語文背景與歐陸人脈相契合。
除此,《聯合報》今也報導: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出任駐美代表後,總統府發言人李問將接任國安會副秘書長一職。這代表國安體系在實質人事層面也開始調整。此外,自今年初起多次傳出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及國防部長顧立雄可能調動訊息,甚至傳言稱吳釗燮想回鍋外交部,現任外長林佳龍想投入明年的九合一選舉,不過府方曾嚴正否認,強調「與國安團隊合作無間」。
內閣改組的可能節奏
此外,府院研判,內閣調整會以「局部但有感」為原則,且維持「賴卓體制」不變。在此原則下,「核心權力結構卓榮泰、潘孟安、鄭麗君)續任機率高,以此維持決策效率與政策延續。但在民生經濟面向,部會首長異動的聲浪最強,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衛福部長邱泰源、教育部長鄭英耀、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及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等被點名評估。
至於備位人選,目前傳出名單包括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等人。比較特別的是,政壇也傳出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可能再出馬。目前還傳出說法,指曾任經長、行政院副院長的沈榮津,可能進入國安團隊。沈榮津在經濟領域的經驗與人脈,若能轉化為國安領域的資源,將有助於政府在對美經貿事務上更具實力。
被點名的備位人選共通點是「熟產業、懂協調、熟悉跨黨派溝通」;在美對等台徵收關稅20%、美台易前景充滿荊棘,且開放產品領域都還在商談之際,內閣改組若充份考慮美台經貿的後座力及國會因應,才能好做事。至於衛福、教育與國發會人事,傳聞政院也將朝災後復原、公共衛生與高教治理等面向上,提出新團隊與新節奏。
政界人士說,面對民調的直直落,賴政府在人事調整上就須「止血、校準、開新局」。以駐美代表換人為例,在川普上台後,台灣的敘事主軸就應將台灣從原先單純的「安全夥伴」,轉為「制度夥伴、供應鏈夥伴及科技治理夥伴」。同時,結合國會、行政與產業三合一的說服策略,打造「可被驗證的承諾」與「有時間表的合作」。「理論上是這麼說,但能否謙卑做到並執行,就要看政府能否痛下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