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在社群平台發現,台灣校園出現多個以「共產黨」為名的學生組織,包括Instagram上的「建中共產黨」粉專,引起網上議論。對此,台北市教育局今天(22日)表示,初步了解,這些團體並非校內正式學生社團,不過部分社群帳號擅自使用學校標誌與校徽,可能造成誤解與侵權,將提醒學生遵守規範。
據了解,建中共產黨社團以及其所屬「台灣校際共產聯合會」涵蓋全台39所高中,建中共產黨昨天睽違數年發文澄清,與中國共產黨並無任何關聯,且反對中共對台侵略行為;其創立初衷是促進學生自治、爭取校園權益,同時希望「洗刷共產主義等於中共」的污名,正確傳達共產主義理念。
對此,台北市教育局今天表示,初步了解,這些團體並非校內正式學生社團,但部分社群帳號擅自使用學校標誌與校徽,可能造成誤解與侵權,將提醒學生遵守規範。教育部也強調,會持續了解情況,並輔導學生透過校內民主機制表達訴求。
對於年輕人號召「共產主義」,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昨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年輕人對共產主義抱有幻想並不奇怪,但應深入了解共產黨如何在史達林與毛澤東時代走向專制獨裁與恐怖統治」。
建中時常傳出無厘頭的趣聞,身為建中大學長的梁文傑也表示,他不會以法律角度看待相關事件,且台灣法制上確實允許相關政黨登記,「歷來已有五個政黨,以『共產黨』為名到內政部合法登記」。
對於建中學生創建共產黨社團,校方則回應,已掌握相關情況,確認學生並無違反法規或破壞社會秩序,校方尊重學生的言論與表達自由。
回顧制度背景,台灣曾以法律限制共產主義主張,人民團體法第2條原規定,人民團體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1998年時,時任台北市副市長陳師孟申請成立「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遭駁回,理由正是該條規定,陳師孟最後在2001年聲請大法官解釋。
歷經七年審理,大法官 2008年作成釋字第644號,宣告相關條文違憲,理由是限制人民的結社與言論自由。自此,「主張台獨」與「主張共產主義」在法律上同時獲得空間,台灣的公共討論範圍才因此更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