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九三閱兵」中,大陸核力量的關鍵裝備是什麼?
在大陸國新辦記者會介紹「93閱兵」準備工作情況,閱兵活動時長約70分鐘,從來沒有露面過的「巨浪-3」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也有可能出現在閲兵式中。
「九三閱兵」所有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大陸國產現役主戰裝備,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占比很大,其中不乏受到矚目的明星裝備、部分陸海空基戰略重器、高超精打、無人和反無人裝備,也是第一次對外展示。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戰略司令部和國際軍控專家越來越擔心,中國的核力量不再局限於威懾,而是正在轉變為一支能夠挑戰美國在陸基洲際飛彈、潛射彈道飛彈和遠程戰略轟炸機「核三位一體」的主導的力量。五角大廈提交給國會的關於年度中國大陸軍力報告中涉及核力量的部分,對於中國解放軍的陸基、海基和空基核力量如數家珍。
中國大陸的陸基核力量,包括東風-41洲際飛彈,採用重型底盤的高機動越野車發射,能攜帶10個爆炸當量相當於30萬噸TNT的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14000公里。
東風-31AG型洲際飛彈,採用重型底盤的高機動越野車發射,在2024年9月25日發射中12000公里的射程。是全球公開的飛彈中發射測試中,是飛行距離最遠的陸基洲際飛彈。
東風-5C洲際飛彈,採用固定井式發射模式,使用液體燃料提供動力,能夠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可達15000公里,能夠跨洲到達北美大陸的高價值目標。
東風-26中程彈道飛彈,被外界稱為「關島殺手」,其射程為4000-5000公里,可以攜帶常規高爆彈頭或核有效載荷。
大陸的海基核力量,可由094/094G型戰略核潛艇攜帶,艇上設置有12單元VLS垂眼發射裝置,可發射巨浪-2潛射遠程彈道飛彈,最大射程約7000-8000公里。
而艇上也可以攜帶12枚巨浪-3,最大潛射距離,可能超過12000公里,超過美國三叉戟IID5的潛射飛彈(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LBM)的11300公里,和俄羅斯布拉瓦潛射飛彈的8000-10000公里。
「巨浪-3」潛射飛彈所帶來的射程優勢,突破中國核潛艇長期受困的 「地理短板」,使中國海基核力量首次具備全球覆蓋能力。
可在海底地勢複雜平均水深1212公尺中發射,在中國海軍有效掌控的南海設伏,094/094G型戰略核潛艇不必冒險穿越島鏈封鎖的西太平洋,可將北美大陸的高價值目標納入其潛射洲際飛彈的有效射程內。
中國大陸的空基核力量,轟-6K的空中可以空中加油的版本轟-6N轟炸機,能夠飛行途中進行空中加油,並配備攜帶CJ-20空射巡弋飛彈,射程為2500公里左右。由於CJ-20巡弋飛彈的彈頭是可核常兼備,加上機內燃油狀態下作戰半徑約4000公里,讓轟-6系列最新型號的轟-6N轟炸機擁有戰略打擊能力。若轟-6N進行空中加油,將攜帶更多的核有效載荷或常規有效載荷,對高價值目標的打擊距離,可望達到8000公里甚至更遠的距離。
中國的核力量還包括戰術和區域核系統,如彈頭採用乘波體的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飛彈,打擊距離1800-2500公里,必要時也能搭載核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