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楚光/資深媒體人、前電視體育主播
新聞報導預告在巴黎奧運為我國嬴得羽球男雙金牌的選手李洋,可望被任命為我國首任體育部長。
消息傳來,體育界人士都表贊同,認為深慶得人。但是在此高興的時刻,我要奉勸李洋,不要蹚這趟混水,不要接任體育部長。
賴清德是位不懂體育的總統,他因中華隊在世界十二強棒球錦標賽中奪得冠軍,就興奮喊出要成立體育部的想法,博取了全國體育愛好者的掌聲,也進一步想穩固他未來的選票。
但賴清德從來沒有提起過,為何要成立體育部?與現有教育部體育署的施政目標、作法、成效有何不同?賴對現有的體制,有何不滿或有何缺失之處,都未曾作過指示,完全是興奮之下的構想。
距離九月九日體育節已近,按民進黨的作法和想法,是不願錯過這個可以大內宣的好日子。
李洋是後起的羽球國手,我不認識他,但我曾擔任二十多年的中華羽協理事、常務理事及國際會議代表。我自己打羽球五十年多年,當然很高興羽球家族有李洋這樣傑出的人才。如果是在國家有目標及理想的情況下,我會鼓勵李洋去接任部長的工作,但是現在卻是非常不恰當的時機。
首先,李洋要冷靜的思考自己對目前的國際、及國內的體壇事物,瞭解多少?對我國目前體壇的派系及困難,有何解決之道。
台灣體擅早年在國民黨社工會的協助下,曾有過整斉素質的各協會理事長,那是最好的一段時刻。但後來奉蔣經國院長、總統的指示,要軍中及國民黨社工會,逐漸退出民間體育事務,將體育的發展,全部交由民間的體壇人士,自己主導、自由發展、自我推廣,時至今日演變成了派系、利益、權力的競爭環境,其中的水深,外人無從知道。
其實我國政府的對體育事務的定位,一直在變化,最早的體育司,後來的體委會,至今日的體育署,都是在教育部的體制下,運作效率還算不錯。以近年我國代表團在亞運、奧運、世大運、世運的獎牌數的增加,可以得到證明。
那麼要增設體育部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賴清德總統有什麼目標要達成?都沒有公開明白的說出,只是他的一句話,就敲鑼打鼓的要正式成立了。找的又是羽球賽績很好,但從無行政經驗的清純選手李洋擔任部長,這是什麽樣的布局?外人不得而知。
如果要善用李洋,不如任命他為國際體育大使,加強與奧會、及各委員國之間的聯絡和友誼,然後推舉他擔任國際奧會委員,恢復我們在國際奧會家族中應有的地位。那比當部長有意義得多了,你們說呢?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