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25日發表長文,結合美國最新情報證詞、政府報告及6位地緣政治專家訪談指出,未來五年內,全球可能爆發五場高風險衝突,將對美國及其盟友帶來深遠影響。其中,「大陸對台武統」、掀起台海戰爭被列為最受關的潛在戰爭之一。專家警告,這些衝突一旦失控,可能導致重大人員傷亡與全球政治經濟震盪。
POLITICO指出,除台海衝突外,其他四場高風險地區包括印度與巴基斯坦、中國與印度、俄羅斯與波羅的海國家,及朝鮮半島。文章說,這些地區的緊張程度極高,一旦出現類似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般的軍事行動,局勢可能迅速螺旋式升級,甚至短短24小時內因誤判或軍事事故引發大規模衝突。
文章表示,戰爭不可預測,通常比最初想像的更難取勝。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長達20年的衝突中,付出了慘痛代價,但這卻很少能阻止國家走向戰爭。報導認為,世界每天都比表面看來更接近重大區域性甚至全球性衝突,而自主武器、無人機等新興破壞性技術,可能使未來幾年的國際局勢更不穩定。
台海兩岸:最受關注的潛在入侵
分析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將台灣視為「核心利益」,目標在未來幾年內完成統一。報導強調,台灣內部政治與社會走向持續偏離北京控制,使得中國面臨「行動窗口可能縮小」的壓力。
專家指出,台灣衝突將成為21世紀全球秩序的試金石:若中國成功控制台灣,亞太地區安全與經濟聯盟將被徹底改寫,東亞國家如南韓與日本,可能重新考量軍事防衛及核武選項。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芬納(Jon Finer)表示,「中國軍方經常進行台海演習,因這可能是他們軍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任務。」而根據報導,習近平已設定2027年為解放軍具備登陸作戰準備的目標,並大規模增強兩棲作戰力量。
然專家同時指出,台海入侵面臨巨大困難。中國軍隊雖擁有先進武器,但缺乏實戰經驗,且內部貪腐與軍事純熟度不足。同時,北京可能更傾向灰色地帶行動,如封鎖或關稅施壓,逐步達成控制台灣的效果,避免直接軍事對抗美國。
依POLITICO報導,其也還有四個高風險地區,依序如下:
俄羅斯與波羅的海國家:測試北約忠誠度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Estonia)、拉脫維亞(Latvia)與立陶宛(Lithuania)——地理位置接近俄羅斯,人口稀少、軍事資源有限,對俄羅斯而言,是檢驗北約(NATO)集體防衛承諾的重要試金石。
立陶宛前外長蘭茲伯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分析指出,俄羅斯可能採取「混合手段」挑釁,包括小規模軍事行動、網路攻擊、或境內政治干預,以觀察盟國反應,而非直接全面入侵。
專家警告,一旦北約對初期挑釁反應遲緩,將削弱西方安全架構威信,並鼓勵俄羅斯在烏克蘭外的邊境地區進一步試探。這種局面不僅影響歐洲安全,也可能對能源市場與全球供應鏈造成波動。
印度與巴基斯坦:核武風險高懸
印度與巴基斯坦自1947年英國殖民分治以來,領土爭議長期未解,尤其是克什米爾(Kashmir)地區。雙方均擁有核武庫,且各自的軍事決策受國內政治壓力與民族主義情緒影響。前美國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警告,巴基斯坦核武使用門檻相對較低,若地面衝突升級,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多起核攻擊,造成地區乃至全球糧食安全與環境危機。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不僅是傳統軍事對抗,更涉及全球戰略博弈。任何核事件都可能牽動中國在南亞的利益,及美國與歐洲盟友的外交與軍事回應,形成多層次國際連鎖效應。
中國與印度邊境:高風險但受限制
中印邊界長達約2,500英里(約4,000公里),歷史上多次爆發邊境衝突,包括1962年的全面戰爭與近年的洞朗對峙(Doklam standoff)。近年雙方雖努力避免全面開戰,但局部摩擦仍頻繁發生。
地緣政治專家指出,由於缺乏穩定的常規對話管道,小規模衝突或邊境誤判可能迅速升級,甚至演變為跨國軍事衝突。然而,中印兩國皆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與內部發展優先順序,使得衝突全面爆發的可能性受到一定限制,但局部緊張仍持續影響南亞安全穩定。
朝鮮半島:潛在二次核危機
朝鮮半島自1950年韓戰以來未正式停戰,北韓政權依靠核武與彈道飛彈維持政權安全。在國際制裁與經濟困境下,核武仍是北韓最重要的國家安全支柱。
專家指出,如果台灣、波羅的海或其他地區的國際衝突,導致美國或中國在地緣政治博弈中受挫,北韓可能認為此時是加速核武試驗與飛彈部署的窗口期。此舉將迫使韓國與日本重新考慮自我防衛策略,甚至引發核武化討論,增加東亞地區二次核危機風險。
美國角色與地緣政治挑戰
報導指出,雖然美國短期內不見得會立即被捲入大規模衝突,但其全球影響力和盟友承諾仍是各方重要考量。POLITICO特別提到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不可預測言行,可能讓盟友和對手更難判斷美國意圖,加劇不確定性。
此外,美國面對國內外挑戰,包括毒品走私、科技競爭與太空軍事競爭,也使其在全球衝突中的穩定性被重新評估。
文章最後警告,全球風險不僅來自傳統戰爭,還可能源於突發事件、社群媒體或非傳統軍事行動,顛覆現有國際秩序的「未知的未知數」仍是決策者最難掌握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