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在台灣專屬經濟區鑽探石油天然氣已至少5年! 史丹佛學者:政府怕被質疑 不願公開

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左一)29日開心與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訪團合照,卻被外媒指控隱瞞大陸在台灣專屬經濟區鑽探石油天然氣一事。圖/中央社
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左一)29日開心與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訪團合照,卻被外媒指控隱瞞大陸在台灣專屬經濟區鑽探石油天然氣一事。圖/中央社

根據美國國防政策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最新報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所屬的船隻與設施,被偵測到在台灣專屬經濟區(EEZ)內進行石油與天然氣鑽探。報告警告,這可能是北京單方面奪取爭議領土的「灰色地帶」戰略之一;而史丹佛大學「海洋之光」計畫主任鮑爾(Ray Powell)指出,台灣政府對此似乎並未採取行動,可能是不願讓外界質疑他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應對。

報告指出,在今年7至8月期間,至少有12艘中國海油的油氣船隻與固定設施進入台灣專屬經濟區,其中一座設施距離台灣控制的東沙群島限制水域邊界僅約50公里。報告透過民間海事追蹤網站核實這些資產的位置,並發現這些設施的規模相當龐大,包括一艘長達240多公尺的船隻,以及兩座亞洲最大型的井口平台,更令人驚訝的是,報告發現其中一些設施已存在至少五年,甚至有一座在2024年一度接近東沙限制水域邊界僅1公里。這些活動過去並未被公開揭露。

專家:挑戰主權「灰色地帶」戰略

鮑爾表示,此類活動符合北京透過「灰色地帶」戰略擴張其領土的模式,「中方的灰色地帶侵略經常利用商業活動達到擴張目的」。

《衛報》(The Guardian)指出,台灣政府對此似乎並未做出反應,這讓分析人士感到不解,因為台灣過去在其他海域曾強烈維護其專屬經濟區。詹姆士敦基金會的報告警告,若台灣現在不提出抗議,將冒著「主權被削弱正常化」的風險,並可能鼓勵中國未來更進一步的侵犯。

報告還發現,其中一些大型設施已存在至少五年,有一座在2024年甚至一度逼近東沙群島限制水域邊界僅一公里;鮑爾指出,中方持續以更靠近台灣海岸的侵略來壓垮台灣的防禦,這可能讓台灣政府「寧可不去處理」這類問題。他推測,台灣政府不公開回應,或許是因為不願讓外界質疑他們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應對。

台灣政府拒絕置評  學者分析執法困境

報導中也提到,台灣在應對此類活動上面臨挑戰。台灣並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方,且國內法律對專屬經濟區邊界的執法範圍不明確,缺乏足夠的海上力量來對抗這些大型活動。

《衛報》已聯繫台灣國安會,但國安會拒絕發表評論;經濟部則將問題轉交給海洋委員會,海委會也拒絕置評;海巡署則表示,他們「持續監控範圍內的海上目標」,但油氣勘探與合作不在其職權範疇。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