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美日關稅博弈白熱化    日本經濟站在懸崖邊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式就任後,其關稅政策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2025年8月7日,美國對日本實施的15%「對等關稅」正式生效,這一舉措標誌著美日貿易關係進入全新階段。根據日本財務省最新數據顯示,東京當局正在積極佈局一套「兼顧國家利益與全球合作」的雙軌策略,試圖在保護主義浪潮中維繫經濟命脈。這場高風險的國際博弈,不僅關乎日本產業存亡,更將深刻影響未來全球經貿秩序的重塑。日本經濟產業省預估,這項關稅措施將使日本年度出口損失達2.3兆日元,影響範圍涵蓋汽車、電子、機械等核心產業。

關稅現狀與立即衝擊

美國對日本實施的單一關稅稅率為15%,這一政策於2025年8月7日正式生效。根據日美雙方於2025年7月22日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同意將對日關稅統一調整至15%,不再採用疊加計稅方式。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已確認此項關稅安排,強調這是雙方經過艱苦談判後達成的共識。協議明確規定關稅計算方式為單一稅率制,例如原本適用2.5%關稅的汽車產品,現在統一適用15%關稅稅率;原本適用3.5%關稅的電子產品,也同樣調整為15%關稅。

關稅政策對日本企業造成立即而嚴重的衝擊。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日本7月對美出口額同比下降10.1%至1.73兆日元,連續4個月下滑,其中汽車出口額暴跌28.4%至4220億日元。日本經濟新聞社對東京證券交易所1069家企業的統計表明,今年第二季度這些企業合計淨利潤時隔3年出現下降,同比減少12%至12.3兆日元。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受損最為嚴重,利潤下滑約9800億日元,降幅達45%。本田公司因關稅成本大幅增加,淨利潤下降50%。這些數據顯示,15%的統一關稅率對日本出口產業造成全面性影響。

產業受損與鏈式反應

鋼鐵和化工行業同樣遭受重創。在美國關稅政策和市場疲軟雙重衝擊下,日本鋼鐵行業第二季度陷入虧損,東京製鐵公司被迫下調本財年業績預期。化工行業利潤下降25%,三菱化學集團首席財務官木田稔表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導致客戶信心下降,其負面影響超出預期。」據日本經濟產業省估算,關稅措施將使鋼鐵行業年損失達4200億日元,化工行業損失約3800億日元。這些數據顯示,單一關稅制雖然簡化了關稅計算程序,但對原本適用低關稅率的產品造成了較大衝擊。

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更為嚴峻。大阪商工會議所7月底的調查顯示,11%的中小企業表示「已經受到影響」,50%的企業擔心「訂單將減少」,較4月調查時增加12個百分點。京都市的玉乃光酒造股份有限公司對美銷售額同比減少30%,主要原因是被美國進口商因關稅上調和不確定性而削減訂單。這些中小企業通常缺乏足夠的資源來應對關稅成本上漲,處境更為艱難。日本商工會議所統計顯示,約有23.5%的中小企業表示可能因此裁減員工,15.2%的企業考慮縮減生產規模。

日美協議與合作框架

2025年7月22日,日美雙方宣布達成貿易協議,這被視為雙方經過艱苦談判後的重大突破。根據協議內容,美國同意將對日關稅統一調整至15%,作為交換條件,日本在半導體、醫藥品等9個重要安全保障領域設立框架,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和日本貿易保險(NEXI)開展出資、融資及貸款擔保業務。日本同時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這一數字創下日美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具體投資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製造、生物科技等尖端產業。

協議還包括關稅豁免條款,約有價值120億美元的日本商品獲得關稅減免資格,主要涉及高端醫療設備、精密儀器等具有戰略意義的產品。此外,雙方同意建立部長級定期磋商機制,每季度舉行一次貿易對話,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日本外務省經濟局長佐藤明表示:「這項協議為日美經貿關係提供了穩定性框架,雖然關稅水平有所提高,但至少消除了政策不確定性。」

戰略應對與長期風險

為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日本企業正積極開拓替代市場。經產省數據顯示,日本對東盟國家出口同比增長18.2%,對歐盟出口增長12.5%。玉乃光酒造公司表示正在拓展東南亞和歐洲市場,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同時,日本政府正在推動修改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的相關政令,擴大其業務範圍,以落實對美投資承諾。這些措施包括提供更多融資支持、放寬投資限制等,旨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這份貿易協議對日本經濟的長期影響令人憂慮。雖然15%的單一關稅率相比最初威脅的25%有所降低,但這一稅率仍是原汽車關稅2.5%的6倍。日本汽車企業為維持競爭力將不得不繼續降價,行業利潤率勢必受到壓縮。更嚴重的是,鉅額對美投資承諾可能導致日本資本外流,加劇本土產業空心化。截至2024年底,日本對美直接投資總額約為1.2兆美元,2024年日本對美淨投資額約為11.7兆日元(約合802億美元),已處於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大和總研經濟學家鈴木準指出:「大規模增加對美投資將擠壓日本國內投資水平,可能造成本土產業升級資金短缺。」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對日本經濟造成實質性損害,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供應商均感受到壓力。15%的單一關稅制雖然簡化了貿易程序,但對日本出口產業造成全面性衝擊。儘管日本通過大幅讓步換取了關稅稅率的確定性,但這份協議可能帶來長期風險,包括產業空心化和資本外流等系統性問題。日本經驗表明,中型經濟體雖難以左右大國決策,但可透過靈活務實的策略最小化負面衝擊。在當前全球化碎片化的時代,如何既要經濟利益也要戰略安全,成為所有依存全球化經濟體必須面對的終極考題。未來半年將是關鍵觀察期,日本企業能否成功轉型,將決定其在全球經貿新秩序中的位置。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