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怒嗆賴清德 陳淞山示警:別陷復仇情結 壯大民眾黨才是正途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捲入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近一年,直到8日才以7000萬元交保,重獲自由。圖/記者洪子苓攝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捲入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近一年,直到8日才以7000萬元交保,重獲自由。圖/記者洪子苓攝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捲入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近一年,直到本周一才以7000萬元交保,重獲自由,柯文哲在獲釋後怒批總統賴清德將台灣搞到四分五裂;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昨(9日)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直言,民眾黨的政治好感度正逆勢上揚,因此現階段柯文哲除了該好好處理官司問題外,最重要的政治問題就是繼續壯大民眾黨的政治形象與聲勢,積極拓展民眾黨的政治實力與版圖。

陳淞山表示,柯文哲正以「受難英雄」的姿態重回政治舞台。面對他口中「讓台灣四分五裂、製造冤獄」的賴清德政府,柯文哲怒火中燒,誓言展開一場政治上的「絕地大反攻」,對抗他眼中極端醜化並百般凌遲他的媒體與檢察官。

陳淞山分析,柯文哲雖官司纏身,社會評價兩極,但民眾黨的政治好感度卻逆勢上揚。根據《美麗島電子報》8 月國政民調,民眾黨的正向評價已達34.2%,與國民黨的36.3%、民進黨的33.1%,呈現三足鼎立、勢均力敵的局面。這對柯文哲而言,不僅是司法上的挑戰,更是一場攸關民眾黨未來發展的政治戰役。

文章指出,對柯文哲而言,當務之急應是壯大民眾黨的政治實力與聲勢,而非沉溺於個人報復。將賴清德或承辦檢察官視為頭號敵人,雖然符合人之常情,但若將此心態作為政治攻防的基礎,短期內或許能宣洩情緒,長期卻可能與民眾黨的擴大版圖目標產生矛盾,反而對個人或政黨不利。

陳淞山認為,柯文哲應以冷靜沉澱的態度,從民眾黨的長遠戰略目標來面對當前「四分五裂」的政局。民眾黨不應被動等待「藍白合」或「綠白和」,將自身命運交到其他政黨手中。這兩條政治路徑不僅時機未到,且充滿變數,過去「藍白合」的破局更證明,將自己依附於他黨,恐遭利用與算計,最終「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鈔票」,得不償失。

陳淞山在文章中強調,柯文哲必須記取上次大選的政治教訓,除了國民黨內部權力鬥爭的問題外,民進黨金主與說客的「煙霧彈」也可能讓柯文哲做出政治誤判。若這場牢獄之災仍未能讓他看清問題根源,或許應退出政治,專心面對司法。

陳淞山還說,柯文哲的當務之急是壯大民眾黨的聲勢與影響力。唯有如此,才不會被藍、綠兩黨牽著鼻子走。在賴清德政府聲勢跌落谷底、民進黨派系內鬨之際,柯文哲應迅速帶領民眾黨,搶佔政治話語權與議題主導權,猛攻執政黨的施政弱點,並與年輕族群共同聲討這個「不公不義且腐化」的政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