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還有慰安婦?韓國數十名女性被迫對駐韓美軍提供性服務 集體提出控訴

位於韓國京畿道東豆川市的舊「性病管理所」建築,作為針對駐韓美軍基地村從事性交易的女性(當時政府稱「美軍慰安婦」)進行性病檢查和治療的強制收容設施。 圖/取自Scoop Nation《推特》
位於韓國京畿道東豆川市的舊「性病管理所」建築,作為針對駐韓美軍基地村從事性交易的女性(當時政府稱「美軍慰安婦」)進行性病檢查和治療的強制收容設施。 圖/取自Scoop Nation《推特》

韓國數十名曾為美軍提供性服務的女性(下文通稱「慰安婦」),周一(8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對美國軍方提起訴訟,指控其數十年來非法推動性交易,並強制將她們關押以治療性病。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這是韓國女性首次試圖在法庭上追究美軍的責任,揭露美軍在韓國基地周邊涉嫌管理龐大性交易網絡的行為。這些女性要求美軍公開道歉並支付賠償金,稱美國才是「國家支持的性交易」的真正幕後黑手。

這起訴訟上周五(5日)在首爾地方法院正式提起。原告團體表示,美軍不僅允許所謂的「慰安婦」進入其基地及野外訓練場,甚至對未成年女性被販賣至性交易場所的行為知情卻未採取行動。其中一名66歲的匿名女性在記者會上分享,她在16歲時被賣給專為美國大兵服務的皮條客,當時美軍對此類人蛇販運行為視而不見。她因擔心公開身份會遭受社會羞辱而選擇匿名。

這些女性在韓國社會長期被污名化,與二戰期間被日本軍強迫充當性奴的「慰安婦」相比,她們未獲得廣泛的公眾同情,反而被視為韓美聯盟中不光彩的「陰暗面」。由於無法直接對駐韓美軍提起訴訟,女性們轉而再次控告韓國政府,要求每人賠償1000萬韓元(約台幣21.8萬元),以追究美軍對她們的侵害。

一位不願具名的60多歲原告泣訴當年的非人待遇。她表示自己17歲時被騙入行,並回憶道:「我至今無法忘記被美軍士兵毆打的經歷:倒酒時低頭、沒有微笑,或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就被甩巴掌」,「每晚我們被拖去給美軍士兵性虐待。每週我們被強迫接受性病檢查。只要有絲毫異狀,我們就被關進小房間注射強力的抗生素,打完後我的腿都軟了,甚至無法走路」。

1950年至1953年韓戰期間,美國在韓國駐紮了數萬名士兵。韓國政府為服務美軍創建了所謂的「軍營城鎮」(camp towns),這些特區內設有合法酒吧、妓院和商店,專供美軍消費。根據學者研究,許多女性被誘騙、綁架或賣至皮條客,並被債務束縛,無法脫身。韓國地方官員甚至將這些女性稱為「愛國者」,鼓勵她們賺取更多美元以支持國家經濟。

根據原告律師提交的解密文件,韓國政府與美軍合作制定規範,要求這些女性每周接受2次性病檢查。美軍會對俱樂部進行突擊檢查,拘捕無有效登記或性病檢查卡的女性,並要求她們佩戴編號徽章或名牌。美軍基地診所還保留了女性的照片檔案(稱為「hot sheets」),以協助感染性病的士兵追蹤接觸者。感染性病的女性(而非美軍士兵)會被關進設有鐵窗的設施,接受高劑量盤尼西林(Penicillin)治療,部分女性因此死於藥物過敏。

2022年,韓國最高法院裁定政府需賠償數十名曾為美軍服務的「慰安婦」,因其在強制性病治療中遭受「系統性且暴力的」創傷。法院認定,韓國政府為換取美元和維繫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鼓勵性交易並強迫女性接受治療。此次對美軍的訴訟則是進一步追究責任的行動。韓國法務部與駐韓美軍尚未對訴訟作出正式回應。

美軍此前曾表示,不支持或縱容性交易或人口販運。隨著韓國經濟快速發展,軍營城鎮逐漸消失,但原告律師表示,相關行為至少持續至2004年。目前,法院尚未公布聽證日期,但此案已引起廣泛關注,可能對韓美同盟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韓國主流媒體如《朝鮮日報》與《中央日報》對此案進行了廣泛報導。《朝鮮日報》認為,這起訴訟不僅揭露了歷史傷痛,也挑戰了韓美同盟的道德基礎,呼籲政府與美軍正視歷史責任。《中央日報》則指出,這些女性的遭遇反映了韓國社會對性工作者長期污名化的問題,認為此案可能促使社會重新審視歷史與性別正義。

這起訴訟不僅是對美軍歷史行為的控訴,也凸顯了韓國社會在處理性別與歷史問題上的複雜態度。隨著案件推進,預計將引發更多關於韓美同盟、性交易與人權的討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